返回第十六章 不做风流寡妇(二)(2 / 2)快穿之请给五星好评首页

对了,她那吃穿无忧的生活完全是里正的弟弟供给的,那装满漂亮首饰的盒子也是她亲爱的情人赠与的。里正的弟弟和她的感情不错,所以每次他馈赠给她的礼物她收着也觉得理所应当。

里正的弟弟离世之前,觉得自己活不久了还特地给了冯欢欢一小笔钱财。

冯欢欢开销依旧不小,只是王兴怀留下的田地收租勉强够她吃用,再加上老情人留下的那一小笔钱财,冯欢欢可以衣食无忧的。

后来冯欢欢生了一场大病,倒是去了不少钱财。只是她没来得及担忧以后的生活,王意就把已经有些年纪的老娘接来供养,王意年轻力壮又能吃苦,是家里的顶梁柱,冯欢欢老有所依,直到去世前都没吃什么苦。

想到这儿,冯欢欢小声骂道:“还真TM命好。”

她现在并没打算和里正那弟弟勾搭到一块去,所以也不存在里正弟弟一直补贴她生活费的情况。

该念的书还是该念。

冯欢欢咬牙把几块碎银子拨了出来,接下来的日子苦一些就是了。

在空余时间,冯欢欢也不发呆想这想那了,她的时间全用来做女红。

太抛头露面的事她不能出去做,算来算去,只有做女红最安全保险。

只是,冯欢欢生来就不是做女红的料,绣的荷包帕子在县里的布庄只能卖最低档的价格。

生财必须有道。

这年代,女子不是主要劳动力,能挣钱的法子实在有限的很。

如果现在不挣钱,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她的处境会更艰难。

田地和牲口收上来的租金能确保她和王意一年衣食无忧,但这是在王意不念书的前提下。明年这个时候,她又要交束脩到学堂。

王意读书用的笔墨纸砚,也绝对不会是一笔小开销。

怎么办呢?

冯欢欢放下手中的针线,她对原主现在怨念很深。

其实她之前很鄙视原主的选择,尤其是在接收了她的记忆之后。

可让自己走她的路,也未必见得能走的多好。

王意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冯欢欢更觉得头疼。

等真的把王意送去了学堂,冯欢欢才发现,王意不是读书的料啊。

不要问她怎么知道,有些事真的很快就能看出来的,只用看就行了。

王意念书念得很认真,五岁的孩子一回家放下书包就知道捧起书来念。

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

这个孩子不聪慧,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冯欢欢就再次确认了这个事实。

是不是把孩子送学堂送早了呢?

冯欢欢扒拉着钱罐里剩下的银块和铜钱默默地想着。

要是晚两年送,孩子也能轻松点。

要是晚两年送,自己也能轻松点。

要是晚两年送……

她就再也没有办法把王意再送去学堂了。

到时候和公婆住在一起,她又不是主要劳动力,没有话语权。

如果在她独立的时候都没办法坚持把孩子送去学堂,和二老住在一起后更没有把孩子送去学堂的资格了。

农村里对读书的人十分尊重,但没有多少人家愿意把孩子送去学堂。

念书要花钱,年幼的孩子长大一些就是半个劳动力,他们在学堂念书家里还要供他们吃用,如果考不上功名,那么多钱全都打了水漂。

知道大嫂无法生出男孩那还是好几年后的事,所以王家二老不会舍得拿出私房钱补贴唯一的孙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他们家唯一的男娃。

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一定舍得。

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又能干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