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深宫少女,窃窃相思(1 / 2)大明:开局兵谏,清君侧!首页

紫禁城,坤宁宫。

此宫在明代为皇后居所。

清代,此处名为皇后殿,实用作萨满祭神。

门口一口大锅。

每天都要烹煮两口猪,遍地腥膻,十分不堪。

因此清朝皇后并不居住与此。

但在明代,此处不仅是皇后居所。

皇后所育未出阁子女,也居住此地。

去年,太子朱慈烺出阁读书。

迁居文华殿,只每日早晚,前来请安。

坤宁宫中,除了周后。

只剩下坤兴公主朱媺娖。

以及四岁的朱慈炯。

这一日,天色已晚。

坤宁宫小厨房内。

一名豆蔻少女,正托着香腮,神思不属,心不在焉。

直到眼前火炉的小砂锅,轻轻鸣响,冒出大量热气。

她才惊醒,手忙脚乱将砂锅盖掀开。

见小砂锅中的江南贡米已约八成熟。

她将少许冰糖加入。

待冰糖化开后。

她又轻车熟路把早已发好。

浸泡在凉水中的燕窝轻轻放入锅中。

略煮几开,小砂锅就从火炉移开。

用托盘将砂锅托住。

少女端着走出小厨房,向父母寝宫走去。

她正是崇祯皇帝次女朱媺娖。

崇祯长女早夭,她实际就是长女。

今日父皇歇在母后处,吃得又是很少,还总是咳嗽。

她便煮了一锅父皇最爱喝的冰糖燕窝送去。

一来尽为人子女的孝心。

二来也许可以听到一丝关于他的消息。

想到此处,朱媺娖感觉脸儿有些发烧。

令她失望的是。

虽然父皇将一锅冰糖燕窝喝的精光,连连赞叹。

自己却没有打探到关于他一二消息。

怕惹得母后不悦,她也不敢问。

母后与田妃不合,宫中人尽皆知。

除了父皇,宫中就没人敢在母后面前提起他。

就连父皇,提过两次,见母后不悦,就提的少了。

只得怏怏而还。

回到自己寝宫,朱媺娖却惊喜的发现。

自己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贴身小宫女,已经回来。

明代宫女虽不放归。

但出宫访亲、采买,却并不太受限制。

当初《丈夫歌》与《从军歌》就是这个小宫女传与她的。

看她那兴奋的样子,定有所收获。

悄悄与她躲起来,朱媺娖迫不及待的问道:“可探得什么消息?”

“公主,消息太多了。”小宫女脸色绯红:“我刚出了玄武门,转过一个弯,满大街都在唱田公子的诗词。”

“有些胡子一大把,喝醉了,大街东倒西歪的,不时就嚷两句‘丈夫处世,当立功名’。”

“还有从二楼探出身子,摇头晃脑喊‘吾将醉,发狂吟’的。”

“还有那首‘从军歌’,许多少年负剑游街,时不时就高歌一曲,动辄挥剑,五城兵马司已经拿了不少人。”

“扑哧……”

想想那滑稽情景,少女笑出声。

想起什么,又跺跺脚,问道:“我是问你,他有没有新诗文?”

“新诗文?有的,有的。”小宫女连忙道。

公主素爱诗词,怎么敢耽误这一茬。

“这两天,我听说公子整日宴饮,常常流连烟花之地。”

小宫女吞吞吐吐道。

见自家公主脸色变得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