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学领域的学者,朱桢一眼就能判断出田地的农作物是没问题的,因此得尽快施行。
待得朱桢把想法道出后,欧阳七七也是理解,这就点点头称道:“没有问题,属下这就赶紧去办!”
“好,那就有劳你了。”
白马过隙,不知不觉间过去了三天时间。
午时,皇宫御书房,下了早朝后朱元璋正召了一群中枢大臣们进行国事商议。
可以看出在御书房内每个人神色严肃,愁眉苦脸。原因无他,皆是因为近期夏季,洪涝灾害频发,为此不少农田家园都被冲毁,损失惨重。
朱元璋现在与大臣们正讨论此事,以帮助灾民。
“陛下,东部粮仓丰收,应将东部之粮调往南部去,以作应急。”
“洪涝灾害屡屡增加,莫非是触怒了河神不成?是否由吾等主导进行祭祀祷告,以平定河神。”
“鬼神之说不可信也,当务之急还是要保护灾民,以振吾等大明之威!彰显朝廷仁义!”
臣子们议论纷纷,每个人想法颇多。
朱元璋圣明,对于臣子们的提议都会进行考虑,其后大手一摆这就要令得六部尚书协同行事。
就在这时,御书房殿外传来宦官们的一声呼声。
“楚王殿下,求见。”
现在可是朝政议会之事,每个人神情严肃,紧张兮兮,结果这偏楚王居然来求见了,这岂不是坏了朱元璋与臣子们的议事吗?
朱元璋深感不满,摆摆手就令宦官把朱桢赶走。
奈何宦官通传后,没多久又回来了,称着朱桢如何也不愿意离开,似乎有事相商。
“真是逆子,越来越不懂事了!”朱元璋十分生气,正要令侍卫强行把朱桢带走。
就在这时徐达开口了:“陛下且慢……老臣知道楚王前来有何事,似乎是与南方洪涝灾害有关系。”
这一言自然是把朱元璋惊到了,怎么朱桢会和洪涝灾害扯上关系呢?
事关重大,臣子们也进谏让朱元璋听听朱桢所言,于是也就让朱桢进来了。
“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桢很是郑重地行了叩拜之礼。
“桢儿,朕与众臣子们商事,你若无重要之事就前来打扰,朕可会狠狠治你的罪!”朱元璋疾言厉色地说。
“父皇,儿臣是来献策的!儿臣有办法能缓解旱涝灾害,提高全国粮食的产率。”
朱桢这一话,宛若是天空落下的巨大陨石,砸在众人心中,令得所有人震撼不已。
也难怪大家会这样子了,古代以“粮食”、“灾害”最难控制,祸福天定,人力难以改变。朱桢此番说可以控制“灾害”、“粮食产量”,这岂不是要与天斗吗?任何人听了都觉得是笑话。
朱桢身份乃是楚王,臣子们纵然觉得荒谬也不敢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