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涤铅粉节,
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
无地不相依。
墙上,竹林间赋有一首诗,乃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庭竹》,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他的诗大多都是豪气风爽,精炼含蓄,别开生面。
吴彤看得如痴如醉,她乃是郡主身份,从小受到教育自是不差,自己也颇具才华,自然能读出这首诗的妙处,“好清高是诗,此人竟如此高傲!”
“皇姐怎么个说法?”一旁男孩向她问道。
男孩叫吴安邦,是楚王的亲孙子,他自小就喜欢武艺,立志从军报效国家,走楚王吴卜的路。对舞文弄墨不感兴趣,无论他愿不愿意,四书五经是必学的,文化底蕴还是有的,他也感觉此诗做的好,但具体好在那里说不出。
“诗中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此人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吴彤个子不够仰着头,品鉴这这首《庭竹》,自己也是先生口中的才女,自然是不服姜羽的。
吴安邦听的连连点头,随着吴彤的鉴赏,仿佛体验到竹之高洁、君子之风,不由自主看向墙上的画,竟如此的挺拔有劲,伸手去想摸个根竹子。
吴彤也被他动作吸引,加上这首诗的意境,在去赏墙上的竹画,又是另一番体会,“这画也如此的……如此奇特!”
“孙爷爷墙上的诗、画,都是神童姜羽所做?”吴彤嘴很甜,礼貌的向孙启问道。
孙启点了点头,回答:“的确出自小羽之手。”
“不愧为诗、对、画三绝的神童。那……能否拜会一下姜世兄。”闻言,吴彤吞吞吐吐请求。
她清楚这个要求十分唐突,若姜羽愿意见外人,就不必这样遮遮掩掩的。还有一点,一个女子主动求见男的,此举有些越界,她自己也感到羞愧。但作为一个同龄的神童,又只闻其作品不见其人,姜羽身上充满神秘感,安耐不下自己的好奇心。
不公开姜羽的身份,这是他自己要求的,孙启尊重他的决定。
但是今天情况不一样,如今有黑云卫守着,不怕燕王暗中手段,如果动用朝廷的力量,他们如今一介布衣,可就无能为力了。楚王与姜家有几分交情,以楚王的身份地位,若非皇上下旨杀姜羽,定能够保他周全。
所以孙启不经姜羽同意,直接提他答应下来,“这有何不可!刚好今天学堂休沐,他应该在酒楼里,我让人喊他过来。”
孙启刚说完,开门要去招呼伙计,便看见姜羽鬼鬼祟祟、轻手轻脚往楼下走,他哭笑不得的喊道:“小羽你给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