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岁孩童竟说出如此惊人之言,赵祯又惊又喜又疑。
惊的是看不出赵曦竟有这般心计,平日里竟看不出;喜的是天家之人就该这般;疑的是为何今日有此言论。
而对赵曦能说出这番“御狗”之言,赵祯倒是说不上太意外,长在皇宫之中,又是万人之上,这番想法并不出奇,自己孩童时也有类似的想法。
赵祯沉默了一会,没有回答赵曦,而是直接问:
“三哥儿所欲者何?”
当了这么多年官家,赵祯早就习惯了,奇言必有所求,前面说的东西都是表面的,只是为了引出后来想说想求的。
赵曦也同样没有回答赵祯的问题,他想出进谏的方法就是一步步展现自己的能力,先让赵祯认可,才有把握将侬智高的事说出来,现在说太早了,赵祯不会重视的,而且,赵曦还要借助这个机会,开始‘染指’朝政。
赵曦反问:
“爹爹,最近我在读史!你知道我在史书中学了什么吗?”
见赵曦没有说出所求,而是继续发问,赵祯知道他所求甚大,倒是也有些好奇:赵曦所求是什么,读史又读出什么?
每个人读史,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像是文官读史,多想如先贤一般,青史留名,武将读史,更想快意疆场,马革裹尸,至于天潢贵胄读史,唯争当皇帝尔!
赵祯问道:
“那你学到什么?”
赵曦看着自己的爹爹,认真的说:
“古今之法不同!”
赵祯微愣,摇摇头,笑道:
“并无新意!”
赵曦接着说:
“古今之法不同,人心却是不变!人心不变有二,一是进取之心,二是守成之心。”
“哦!”赵祯来了点兴致,他先让人搬来两个木凳,因为他意识到这回要说许久,坐下后赵祯让赵曦继续说。
赵曦坐定后说道:
“此二心皆人之常情,进取之心:如学文者无不想金榜题名,加官进爵!如学武者无不想封狼居胥,拜将封侯!而守成之心:如成相成侯者,进取难,守成易也,所求者不过合家兴隆,子孙富贵。”
赵祯点点头:
“言之有理,但狭隘尔!进取者需有守成之意,守成者自成进取之势!汝可知乎!”
赵祯不亏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不仅跟上赵曦的思路,还一下就点出了赵曦的不足之处,这话也很好理解,进取者需自身稳固,才有进取之力,守成者需顺势而为,不然不进反退,赵曦点头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