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微服私访啊。”
“居然都微服私访到这地方了,陛下可真敬业。”
朱桢嘴巴没留情,继续调侃。
“你这孩子是要气死咱。”
朱元璋气的吹胡子瞪眼,就不能给留点面子?
朱桢笑呵呵道:“大家都是男人,怕啥?我懂,我懂。”
眼看着朱元璋脸面挂不住,要发火。
朱桢贼兮兮一笑,赶紧转移话题,“既然来了,去县衙坐坐。”
“还不带路?”
朱元璋瞪一眼朱桢,试图找回点颜面。
太子朱标和徐达两人尴尬的脸都红了。
跟着朱桢来到江宁县衙门。
朱元璋下马车之后,看到衙门前如此宽阔的水泥路。
以及如此气派高大的衙门都愣住了。
扫向门口两座石狮子,被雕刻的威武霸气。
再看这衙门厚重的大门被涂着黑漆,彰显庄重时。
不由感慨道:“这衙门真是气派。”
踏台阶,走入衙门,就能看到里面的布局。
当朱元璋看到办案的桌椅用的都是等的檀香木,脸色都黑了。
再看这偌大的衙门里,起到支撑作用的几棵粗壮柱子,都是用好的檀香木打造。
甚至面刻着都是栩栩如生的图案。
朱元璋没好气说道:“以前咱也不是没来过衙门,就数你这衙门建造的豪奢。”
“豪奢算不,老朱,我这么做,也是考虑到了,这衙门就是江宁县的脸面。”
“往大了说,代表的也是朝廷的脸面,如此寒酸,算怎么回事?”
“父皇,这么一听,倒是有点道理。”
太子朱标点头说道。
徐达没说话,他比较谨慎,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不过朱桢敢在衙门如此花心思,胆子是挺大。
朱元璋哼一声,背着手说道:“你小子真是牙尖嘴利,咱说不过你。”
朱桢笑着邀请朱元璋继续往里面逛逛。
朱标和徐达却是被朱元璋的态度震惊到了。
朱元璋对官员是出了名的吹毛求疵。
但到了朱桢这里,却是出现了不同的态度。
他们都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只是因为朱桢这个人而已。
县衙整体建造在高墙之内,相对封闭。
这是明朝县衙布局的特点。
高墙之内又分为三大建筑群体。
第一部分主要是以大门和仪门为中心分布。
平常都是江宁县的吏典、衙役汇聚在此地。
第二部分建筑主要是以大堂为中心。
平常县令会再此办公,一些县令聘用的有才能的幕友,也可以在此办公。
第三部分,就是以后堂为中心的建筑群了。
平常县令就是住在这里,这是朱桢工作之余,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
朱元璋一路走下来,暂时还没发现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