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也是相当吃惊。
没想到朱桢居然拿出了有利的言论,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
而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竟然也拿不出任何的理由反对。
甚至还被朱桢给说服了,相信他的观点是对的。
这种能力,天下罕见!
“桢小子,按照你的说法,只要国家采纳你的办法,就一定能快速发展?”
“这好像不够吧?”
朱元璋琢磨了一下,看一眼朱桢。
朱桢又说道:“别着急老朱,还没说完。”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废除户籍限制,士农工商并重。”
“大力发展工商业,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
这回不用朱元璋叮嘱,朱标就又提笔记录。
但是记录几个字,就停下来了,眼睛涌动震惊之色。
抓紧看向朱元璋,发现朱元璋的脸色果然很黑。
朱桢像是没有察觉到朱元璋的不快,继续发表意见。
“大明建立之初,老朱你把天下百姓分为军户、农户、匠户等。”
“军户的后代只能当兵,工匠的后代只能当工匠。”
“把职业给限定的死死的。”
“其实这并不利于大明的发展,得废除。”
朱元璋脸色很臭。
让朱桢发言,他居然又挑战他的耐心。
摆手拒绝。
“户籍限制是咱精心想出来的政策。”
“这才实施没几年,就要被废除。”
“咱岂不是很没面子。”
这一刻,朱元璋的帝王之气显露出来。
正在研磨的徐增寿,心都提起来了。
额头冒出不少晶莹的冷汗,心中嘀咕,姐夫又闯大祸了!
朱标也是替朱桢捏把汗,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现在他能理解,为什么朱桢一开始会提出不想去诏狱了。
得亏他们知道朱桢这么做,初衷是为了大明好。
不然依照朱元璋的脾气,肯定会把朱桢抓入诏狱。
徐妙云也紧张的不得了,此前她就担心朱桢说话会得罪朱元璋。
现在看来,这一茬儿怎么都躲不过去。
不过看着朱元璋似乎并没有找朱桢算账的意思,这才稍微松口气。
朱桢一点没受朱元璋的影响,想喝可乐,发现杯子里没了。
看一眼徐增寿。
“小舅子,倒。”
徐增寿嘴角一抽,这都快要刀架脖子了,还想着喝可乐。
应该想想怎么保命,防止惹怒朱元璋才是。
虽然心中腹议,但是手动作一点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