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要通过那些忠于自己的喉舌,替他四处宣扬。
让沙、瓜二州的军民知道,他们的节度使,不仅爱民如子,生活俭朴,同样恪守孝道。
而孝道,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哪朝哪代,都属于政治正确的范畴。
哪怕是在后世,都有许多人对明星的人设深信不移。
又何况是范欺忠口中‘下愚而上诈’的那些普通百姓。
当然,众人在惊叹张承奉生性至孝的同时,也将目光望向了罗通达,似乎在说:
想不到你罗通达浓眉大眼,平日看上去正儿八经,居然也在给人当托。
罗通达面色如常,全然不顾旁人诧异的眼神。
他起初当然是不愿意配合张承奉演戏,可一想到张承奉没有找范欺忠、王忠忠,而是找上自己,也代表着自己在张承奉心中的地位与份量,甚至要高过二人。
不就是配合上位者演戏,有什么好丢脸的。
古往今来,干这事的人多了去了。
实际上,沙州的官员们并不反感张承奉给自己立人设。
有得必有失,既然立了这些人设,便会有相应的条条框框限制着他的行为。
譬如张承奉如今表现出的这些特质,固然让他赢得了沙、瓜二州军民的拥戴。
但也使他不能剥削民众,恣意享乐,生活上还需要勤俭节约。
张承奉作为沙、瓜二州绝对权力的持有者,能够制约他的从来都不是《唐律疏议》。
而是心中的道德。
没有道德的约束,刘宋、高齐的君主们向世人展示了统治者的下限。
反之,哪怕魏徵犯颜直谏,气得李世民怒骂:‘会须杀此田舍翁!’
但到头来李世民还是得强忍怒气,在皇后的劝说下转怒为喜。
毕竟作为明君,可不能因为忠言逆耳,而擅杀大臣。
就算是范欺忠,他也只是不希望看到张承奉愚弄民众,而并非反对他给自己打造这些人设。
无论怎么说,一个热衷于博取赞誉的统治者,总好过那些心中没有敬畏,横行无忌的人。
张承奉用过午膳,肉食也被亲随送往了张府,进献给他的姨娘们。
“诸位慢用。”
张承奉起身离席,往回廊散步。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张承奉年纪轻轻,倒也深谙养生之道。
“使君!”
身后传来呼喊,张承奉回头看去,原来是范欺忠匆匆追了上来。
“范长史走慢些,饱腹之后,不宜疾行。”
张承奉简单的关心,却让范欺忠感觉到心底一暖。
不等范欺忠说明来意,张承奉笑着问道:
“范长史可是要直言规劝?”
刚刚才在厅堂里演了一场戏,范欺忠就跟了过来,还能是为了什么事。
范欺忠颔首道:
“使君,愚弄百姓不过是小道,不可沉溺其中。
真要使得百姓爱戴,将士归心,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用心治理,使民众丰衣足食,这才是长久之计。”
张承奉收起了笑容,向范欺忠郑重的躬身一礼:
“范长史所言,发人深思。
我听闻,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承奉年少,往后行事若有差错,还请长史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