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的话,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而且从他的话中,他听出了一丝浓浓的贪欲。
朱瞻壑到底要的是什么呢?
朱棣很清楚这一点。
朱瞻壑要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封号,他要的是一个更大的封号。
这其中的区别,就像是天壤之别。
可想而知,朱瞻壑是多么的贪婪。
不过,朱棣对他的贪婪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很欣赏他的勇气。
朱棣怎么也没想到,应天城会沦陷。
现在的情况下,应天城的防御固若金汤。
这座城市是他父亲朱元璋花了十多年时间修建起来的,城墙又高又宽。以朱棣在军事上的丰富阅历,就算他有一万大军,想要攻下这座城市,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现在,朱棣麾下只有三四万大军,朱棣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
很显然,他在攻打应天府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但事到如今,却是再也无法挽回了。
一正如朱瞻壑所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回头路可走。
这一次的撤退,将会让他坠入无底的深渊。等到官府回过神来,这份契约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所以,朱瞻壑的一番话,让朱棣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决定,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决定,这才让大臣们离开了大本营。
虽然他下定了决心,可问题还是出在了他的身上,这个问题让他如鲠在喉,夜不能寐,根本找不到任何解决的方法。
可让朱棣么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孙儿竟然对这件事胸有成竹,随随便便就把这件事当成了加赏的前提。
好似攻打这座天城,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但对他来说,却是易如反掌。
这就是少年的勇气?
他很难猜到朱瞻壑在想什么。
但是,以他今天对朱瞻壑的理解,他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要不然,他又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六个大臣全部驳得服服帖帖?
那么,朱瞻壑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奖励,岂不是代表着,他已经做好了拿下应天界的准备?!
突然,朱棣脑海中灵光一闪,一脸兴奋地看着朱瞻壑:“难道你已经有办法了?”
吓!
话音落下,全场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齐刷刷看向朱瞻壑,全场的空气都凝固了。
皇孙竟然已经想好了攻打城墙的办法?
众将军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燕王为什么会这么说。
不过,朱瞻壑只是淡淡一笑,对着朱棣抱拳:“祖父,你太看得起我了。我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有办法攻下这座城池?不过,我也听说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是攻陷应天城的机会。”
“陈瑄统领,我说的没错吧?”
嗯?
不知为何,朱瞻壑突然叫出了一句话来,而且还是一名将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看向了营帐最后面的一个男子。
被皇孙叫到名字,被所有人看了一眼,再被朱棣看了一眼,男子只觉得脑海中一片空白,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僵硬,他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朱棣看了一眼神色焦急的大将军,又看了一眼朱瞻壑,皱了皱眉,陷入了沉思。
以他对朱瞻壑的认识,这个年轻人绝对不会做没有根据的事情。
只是,他突然叫上陈瑄,这是为何呢?
建文四年6月13日,金川城兵乱,已成定局。
战马踏在青石铺成的道路上,发出咚咚的脚步声。朱瞻壑和朱高煦两人,翻身上马,带着大军,朝着城内走去。
城中的战斗几乎停止了,只剩下一座座被炮弹摧毁的建筑,地面上到处都是还没来得及收拾的血污。
一股浓浓的黑色烟雾,从皇城中升腾而起。虽然火焰已经熄灭,可还是可以看到,这里不久前发生了巨大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