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3章 燕王已俘!燕国已亡!七龙珠已齐,可以召唤神龙了!(1 / 2)家兄嬴政,谁敢杀我?首页

苏角阔步走向嬴成蟜,双手奉上燕国祭祀之璧,肃声开口:“启禀主帅!”

“燕国祭祀之璧已被末将所夺。”

“燕之社稷,在此!”

“望主帅代我大秦受之!”

嬴成蟜也面露肃然,郑重的双手接过苏角递来的祭祀之璧,沉声开口:“今,秦长安君、公子成蟜,代秦受璧,得燕之社稷!”

“本将当即刻书信朝中,向我王上禀此喜讯,为苏都尉请功!”

听见这番对答,燕王喜感觉燕国的天都快塌了!

燕王喜焦急的连声道:“秦长安君,此乃我大燕祭祀之璧!”

“还请秦长安君将我大燕玉璧先行归还寡人,而后再由寡人交给秦长安君,可好?”

嬴成蟜握着祭祀玉璧,转头看向燕王喜,目光从平静变得冷冽:“本将以为,便是纵观天下古今,本将于接受请降一道也能算得上是颇有经验。”

“今燕王言说欲率燕国请降,却一无百官衰绖送葬,二无士舆榇盛尸,三未衔壁表明燕王已崩。”

“燕王此为请降乎?”

“于情、于礼、于法,皆非请降也!”

普天之下,没有人比本将更懂受降!

投降不是说说笑笑,投降是有一套标准礼仪流程的。

哪怕是在后世,投降还得举个白旗或者高举双手呢,更遑论是在现在?

不按流程走的请降,算什么请降!

燕王喜强撑着僵硬的笑容:“不过只是些许虚礼而已,还请秦长安君莫要在意。”

嬴成蟜冷声嗤嘲:“难怪昔燕昭王惊才艳艳,燕地儿郎义绝天下,今燕国却无信无义!”

“原是因燕王竟将社稷大礼也视作虚礼!”

“燕王无礼,本将却不能无礼,我大秦更不能不知礼!”

“于礼,燕王非是请降,而是战败被俘。”

“那燕王就是战败被俘,而非是请降!”

燕王喜心头发苦。

别以为寡人不知道,赵王迁两次请降都没依礼,反倒是一次比一次潦草,但汝还不是尽皆受之!

燕王喜鲜明的感受到了嬴成蟜的刁难,却也不得不陪笑道:“秦长安君说的是,说的是!”

“还请秦长安君先放开燕国臣子将领,许燕国臣子为寡人衰绖。”

“寡人之榇就在辎重营中,只需取来便可令士舆榇。”

“大燕之璧就在秦长安君手中,还请秦长安君暂且将此璧归还寡人,寡人这就依礼请降!”

嬴成蟜声音中的嗤嘲之色更浓:“本将麾下将士们奋勇冲杀、浴血奋战方才俘获、斩获的战利,焉能予他国之王!”

“本将今日方知,燕王不只是无信无义,更是异想天开!”

“左右,将此败王拿下!”

燕王喜双眼瞪大,失声惊呼:“不可!”

“寡人乃是请降!请降也!”

“秦国莫不是以为天下已无别国,便故意苛待寡人乎?!”

“秦国如此施为,必当激起天下人不满,令得燕地儿郎永不臣秦!”

“秦长安君也不愿得燕地却无法治燕地吧?”

燕王喜很清楚,按照春秋礼仪,主动请降的王基本都不会有杀身之忧——至少不会被公然处斩,但战败被俘的王可就说不准了。

更重要的是,战败被俘的王的待遇绝对会远逊于主动请降的王!

如果早知会落得个战败被俘的名头,燕王喜根本不会选择请降,而是会选择顽抗到底!

嬴成蟜抬手止住众将,迈步走向燕王喜,声音冷冽:“还请燕王莫要信口雌黄。”

“非是大秦故意苛待燕王。”

“而是本将故意苛待燕王!”

“昔燕太子丹派遣刺客刺杀我王之事,我王不再追究。”

“然,主辱臣死!”

“本将,从未忘却此仇!”

嬴成蟜摊牌了,他就是小心眼儿,就是记仇,就是故意针对!

昔燕太子丹遣田光、荆轲刺杀嬴政之事,燕王喜会对此一无所知吗?

以燕王喜对燕国的掌控力来说,不可能!

嬴成蟜虽然不知道燕王喜和燕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嬴成蟜知道燕王喜绝不无辜,甚至可能是此事的幕后推手。

昔年嬴成蟜追着燕太子丹砍了千余里,终于取燕太子丹之首而回,却没能砍下燕王喜的脑袋为嬴政报仇。

这个仇,嬴成蟜可还记着呢!

燕王喜双眼瞪圆,不敢置信的说:“寡人已以我大燕太子之首请罪,难道我大燕太子之首,还不足以抵此仇乎?!”

嬴成蟜理所当然的说:“燕太子丹之首即便不被燕王所斩,也会被本将所斩。”

“正如燕王即便不放弃抵抗,也会被本将所俘一般。”

“燕王非是知道错了,也非是想要归秦了,而只是怕了!”

“只可惜,已经晚了!”

退后一步,嬴成蟜挥了挥手。

燕王喜还想再说些什么,英布、杨樛等将领便已欢声高呼:“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