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关导!这可以打造一整个神探宇宙!
六月初的时候,关凌回国了。
这次回国很低调,因为关凌既没有参与BJ大学生电影节,也没有参与香港金像奖,一直在好莱坞拍摄剧集的他,这次的回来并没有大张旗鼓。
但在机场,关凌还是被人堵住了。
“关导,这是关导,关导回国了!”
有记者发现了没有做什么遮掩的关凌,应该一开始是为了拍其他人的,但看到关凌后果断选择了关凌。
至于一开始拍的明星,滚球吧他!
最近这段时间,凌云传媒的新闻非常多,从拿下奥斯卡小金人,和华艺炮轰之后,陈国富转投凌云,《大明王朝1566》爆火,新闻人在最希望采访关凌的时候,关凌扭头溜去了美国。
这让大家搞事儿都没法搞了。
这下子看到关凌,这些记者可不是都急赤白脸的向前挤嘛!
“关导,您现在回国,是因为传言中的两亿美元大片已经杀青了吗?”
自此之后,在电影方面,竟再无建树。
而《大明王朝》在网上的爆火,以及现阶段人们对明朝的喜爱和热议。
而演员才是最赚钱的吸金兽。
好多记者都等着关凌聊点东西,但关凌只是非常礼貌的进行回答,具体的细节肯定不会透露。
“完成了。看来张制片这段时间跟我在美国,可把他累坏了,我以为他告诉您了呢?不过我这刚下飞机,韩董您怎么就知道消息了?”
要不然未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欠谁谁谁一张电影票的口号了。
“关导,请问您是否评价冯晓刚是华艺的狗?”
从去年就开始的明朝热。
央视内部在争夺电视剧的时候,其实也是敢于竞争的。
车上,方平明显有些疲惫,但是他还是亲自来接了,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跟关凌讨论《大明王朝1566》的二轮、三轮的具体细节。
“那要不,我们就拍这个?”
“关导现身京城机场,疑似与程龙合作电影杀青结束!”
还有记者堵在了凌云传媒门口。
“做狗说?什么‘做狗说’?你说的是什么事情,我没听懂,是关于华艺的事情吗?那我不想评价。”
凌云传媒还没到。
也与《明朝那些事儿》、《回到明朝当王爷》、《正说明朝十六帝》、《正说明朝十六臣》、《大明十五疑案》、《品明朝》、《明朝的皇帝》、《大明朝的另类史》、《明朝出了个张居正》、《大明王朝七张面孔》、《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等书籍的热销分不开。
陈国富激动地看着关凌,“关导你随手铸就的剧本,包含着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我相信,他必将成为华语影坛之中最独特的存在!”
这家伙挺牛的,精通未来互联网营销热点方式。
这部剧关凌顺手为之,主要是为了不让其蒙尘,现在效果已经达到。
而当看到剧本之后,陈国富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对几部剧本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又了解了关于狄仁杰的一系列书籍和影视版权要素,最终认为这部戏或许可以尽快提上日程。
这种情况直到2010年之后才逐渐改变,因为演员片酬的增长,使得电视剧捧明星的速率大大提升。
和陈国富聊了聊,陈国富不愧是华语电影按插在哥伦比亚的内奸,对于电影的梳理非常到位。
关凌闻言笑笑,冯晓刚就是这样的,嘴上没个把门的,老觉得自己多牛逼,殊不知没了观众,连个屁都不算。
“狄仁杰系列的故事繁多,狄仁杰这个人甚至就是华夏古代版的007,狄字半边为侠,仁字国人之情操,杰字繁体字里的右半边是桀,代表着反叛精神。”
这最后一条新闻的新闻内容和题目完全没什么关系,这记者就是纯粹借助自己在机场对新梗的不了解,从而故意引起骂战。
还真有离着近的媒体敢问。
“关导,您接下来有什么电影要继续拍摄吗?好莱坞新片在国内上映的时间大概确定好了吗?”
这也是人们推崇电影导演的原因所在。
方平解释,又聊了聊大明王朝有多风靡。
在今年一度达到了顶峰。
门户网站上的消息,让关凌都惊了。
“我这次回来的这么低调,哪里搞事儿了?”关凌表示冤枉。
“你看看,网上又骂成一片咯。”韩三品嘻嘻哈哈的,“回头来中影坐坐,我这有点事儿想跟你聊。”
“现在明朝热度有多大?我说出来,关导您可能都不相信。很多电视剧制作公司都准备制作明朝历史电视剧了。央视那边在筹拍《郑和下西洋》。我看有历史学家都说了,这热度,是《大明王朝》推向的顶峰。
“关导,你怎么评价冯晓刚冯导的‘做狗说’?”
前面的无所谓了,随便你怎么发都OK,最后这条什么意思?
曲解,挑事儿。
“操!”关凌看愣了。
而国内对于狄仁杰系列的电影,还是从西影的《血溅画屏》开始的。
关凌没仔细查过这个,听完后还真是不由得瞠目结舌。
“这两年,武侠电影开始式微,主要就是里面东西没得拍了。
但互联网上的消息传的的确是快的,网上的消息已经传遍了。
但这几天他忙着给电影排序呢,剧本太多,得预估票房,慢慢来,至少要保证电影制作完成,收益最大化。
聊天过程中关凌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虽然《神探狄仁杰》已经出了两部了,而且第三部明年也要上映,但是世界上第一部狄仁杰的电影却是美国出品的,美国根据荷兰人写出来的小说所改编。
但这个记者关凌可不能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