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6章 兵机戎略慕容绍宗(1 / 2)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首页

慕容绍宗年轻时身材魁伟,沉默寡言,但胆略过人。

他因北方局势混乱,携带家眷前往晋阳,投奔表亲尔朱荣,受到尔朱荣的重用。

永安元年,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北魏孝庄帝。

他打算趁百官迎拜新帝之时,全部予以诛杀。

“慕容绍宗极力劝谏,认为无故诛杀朝臣,恐失天下所望。”

“尔朱荣不听,在河阴大肆屠杀百官,造成河阴之变。”

“永安二年,慕容绍宗因军功被封为索卢县子,不久又进爵为县侯。”

“他随军平定羊侃、邢杲,升任并州刺史。”

“建明元年,孝庄帝诛杀权臣尔朱荣,又命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率部南逼晋阳,攻打其堂侄尔朱兆。”

“尔朱兆屡战屡败,遣使向高欢告急,请他出兵援助。”

“慕容绍宗极力劝阻,认为不能给高欢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结果反被尔朱兆囚禁。”

“普泰元年,高欢在信都起兵,公开声讨尔朱氏,与其彻底决裂,并拥立宗室元朗为帝,是为北魏节闵帝。”

“尔朱兆任命慕容绍宗为长史、行台,让他率军驻守壶关,以抵御高欢。”

“永熙元年,尔朱兆在韩陵之战之战中被高欢击败,因麾下士卒逃散,欲率轻骑西逃。”

“慕容绍宗命人竖将旗、吹号角,召聚逃散的士卒,整顿军容,而后与尔朱兆撤回晋阳。”

“后来,高欢又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

“永熙二年,高欢攻入晋阳,尔朱兆北逃途中自缢于赤谼。”

“慕容绍宗逃往乌突城,后见追兵追至,遂带着尔朱兆的余部以及尔朱荣的妻小投降高欢。”

“高欢非常赏识慕容绍宗,保留其原有官爵,还经常让他参预军议。”

“天平元年,高欢将北魏国都迁到邺城,命慕容绍宗与高隆之一同掌管府库图籍等事务。”

“是年,孝武帝与高欢决裂,逃奔关中依附宇文泰。”

“高欢另立宗室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天平二年,宜阳百姓李延孙聚众造反。”

“慕容绍宗被任命为西南道军司,统率都督厍狄安盛,征讨李延孙。”

“他讨平叛乱,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不久又改任青州刺史。”

“当时,丞相府记室孙搴请托于慕容绍宗,想让自己的哥哥担任青州主簿,结果被慕容绍宗拒绝。”

“他怀恨在心,便向高欢诬告慕容绍宗,称其有恢复祖业的野心。高欢遂将慕容绍宗召回朝中。”

“元象元年,河南地区寇盗蜂起,西魏将领独孤信趁机进据洛州。”

“慕容绍宗率军赶赴虎牢,与行台刘贵等人击退独孤信,进爵索卢县公。”

“他历任度支尚书、晋州刺史、御史中尉。”

“武定二年,慕容绍宗出任徐州刺史,讨平刘乌黑起义,擒杀匪首刘乌黑,后又升任尚书左仆射。”

“武定五年,高欢病逝,长子高澄接掌东魏朝政。”

“镇守河南的大将侯景起兵叛乱,向西魏南梁请降,求取援兵。”

苏轼:慕容家帅哥出的多,慕容绍宗也生就一幅好皮囊。

他长相英俊、身材魁伟,美中不足的是少白头,才刚二十出头就早生华发了。

慕容绍宗平常沉默寡言,好像一个老蔫儿。

但遇事却极有眼光,而且胆略过人。

慕容绍宗的父祖虽然都位至刺史,但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地主家也没余粮。

而且父亲死得早,没给他和母亲兄弟们留下太多遗产,因此慕容绍宗的小日子过得也不易。

眼见得北方的乱世没有尽头,慕容绍宗觉得必须傍上一个大款,才能保全宗族。

他放眼四望,在摇摇欲坠的北魏,称得上英雄的只有秀容酋帅尔朱荣。

因慕容绍宗的母亲尔朱氏是尔朱荣的族姑,慕容绍宗和尔朱荣可算远房表兄弟。

既然有这么一个好亲戚,慕容绍宗就率领族人投奔了尔朱荣。

尔朱荣早就听说自己这个表弟是个人材,一见之下,果然不凡,因此对他非常器重,委以大任。

慕容绍宗在尔朱荣帐下逐渐展露头角,赢得了诸大佬的认可。

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改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北魏孝庄帝。

面对那些总拿有色眼镜打量自己的北魏权贵,面对千军万马从不畏惧的尔朱荣着实有些不爽。

这也没有办法,只要人类的鄙视链存在,只要权力的轮盘不停下来。

已然过惯了高高在上的好日子的洛阳权贵们就不会真正平视尔朱荣,更不会安心地俯仰在尔朱荣的权力之下。

尔朱荣被洛阳权贵瞅毛了,决定暴走一番以便树立权威。

于是,他准备趁洛阳权贵们集体迎接新帝之际,全部予以诛杀,以血淋淋的事实警示北魏臣工,不换态度就换人。

听到尔朱荣有如此疯狂的打算,慕容绍宗急了,忙找到表哥极力劝谏,认为无故大杀朝臣,必失天下人心。

可是已经让猪油蒙了心的尔朱表哥哪里听得进这番忠告,作为契胡的后代,一旦杀心泛滥,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去。

慕容绍宗虽然很得尔朱荣信任,却还没达到言听计从的境地,至少与那位尔朱荣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元天穆还有不小差距。

尔朱荣不听慕容绍宗的劝告,于当年四月十三日,在河阴陶渚一举溺杀北魏皇族、朝臣二千余人,就连胡太后与幼帝元钊也一同遇害。

对此,慕容绍宗心常怏怏。

说老实话,建立后燕的鲜卑慕容氏和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氏着深仇大恨。

当年参合陂一战,多少慕容氏子弟死在拓跋氏的屠刀之下,之后慕容氏又有多少人在拓跋氏发起的灭国之战中被无情杀戮。

时过境迁,当慕容绍宗的曾祖转投北魏后,这支历劫脱生的慕容孑遗早已融入到北魏大家庭之中。

慕容绍宗此时出言谏劝,不正表明北魏自孝文帝以来的民族融合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吗?

“梁武帝命贞阳侯萧渊明率军十万北伐,援救侯景。”

“萧渊明屯兵寒山,与侯景形成犄角之势,并修筑寒山堰,准备淹灌彭城。”

“高澄改封慕容绍宗为燕郡公,任命为东南道行台,授以开府之权。”

“让他节度三徐二兖等州军事,与大都督高岳一同援救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