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肃亲王来了。”吴良辅禀报道。
“让他进来!”皇太极道。
片刻,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快步走了进来,见到皇太极连忙行礼,口称向阿玛请安。
“起来吧,坐着说话。”皇太极抬手道。
豪格起身来到皇太极的下手坐下,他是皇太极的长子,皇太极继位后先封贝勒,成为了新的四小贝勒之一,等皇太极登基为帝后,豪格水涨船高,由贝勒升肃亲王,掌握着正蓝旗,是皇太极最信任的人。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豪格的年龄要比多尔衮还大了三岁,他从小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仗,战场很是勇猛,更战功卓著。之前大清进攻朝鲜,豪格就是主将之一,拿下朝鲜后皇太极为了培养豪格又让他管理户部,户部在六部衙门中可是管钱的,由此可见皇太极对豪格的信任和重用,刻意把他以继承人的身份来培养。
看着自己这个三十多岁的儿子,皇太极心中不由得感慨。和自己相比,豪格更像一个武人。皇太极虽也是战场厮杀出来的,但皇太极却和努尔哈赤包括自己几个兄弟的身材不同,身材微胖的皇太极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大的压迫力,反而他的儿子豪格更似其祖,身材高大魁梧,一副猛将的模样。
豪格不仅身材等同猛将,他的性格也是如此,直来直去性子豪爽,在八旗内部威望不低,军中有不少人支持豪格。可是作为老子对儿子太了解了,自己这个长子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不好,那就是性格太过直接,肚子里少了些弯弯绕绕,作为一个将领他是完全合格的,可作为一个皇位继承人豪格这个性格却是不行,当皇帝可不是带兵打仗,战场上顾及的只是对手和战术运用,而在皇位上需要考虑的问题却多得多,而且政治这个玩意不是一介武夫能轻易搞定的,这需要更深的城府、谋略和眼光。
正是因为如此皇太极这才让豪格掌管户部,一来户部是紧要的部门,是大清的钱袋子,钱袋子在其他人手里皇太极不可能放心,只有在豪格手里他才会放心。
二来,通过掌管户部学习如何为政,为以后继承大统做好准备,这也是皇太极对豪格的期望。这些年皇太极精心培养豪格,可惜豪格虽有些进长,但天赋所在他对于政治方面并没真正达到皇太极的要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皇太极心中暗叹一声,他的儿子是有不少,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次子洛洛、三子洛博会都幼年去世,八子还没来得及起名就早夭了。四子叶布舒能力平平,不堪重任。五子硕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除了带兵打仗没半点政治头脑。六子高塞和他五个完全相反,爱好书画文艺,对政治毫不关心。至于其他几个儿子年龄还小,都没长成呢。
儿子虽多,可看来看去也就长子豪格还有点本事,打仗就不用说了,这两年在户部的政事历练中也有所长进,虽然还没达到皇太极的期望,可毕竟一直在进步不是?如果多给他几年时间,也许就有能力未来继承这大清皇帝的位置了。
如果在前几年,皇太极根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可这两年皇太极不得不考虑起自己身后的安排来。
年近五十的他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精力不济,尤其是之前锦州之围这仗打完后,皇太极的健康情况就开始下滑,虽然在外人面前皇太极依旧展现出身强力壮的样子,但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明白,皇太极很是清楚。
皇太极本来的身体就不好,兄弟几人中就他胖乎乎的,虽然他少年征战,在战场上是一把好手,可身体素质却远不如其他兄弟,平日里更有不少毛病在身。
当年打仗的时候,皇太极打着打着还流起了鼻血,这鼻血一流根本就止不住,足足流了一大碗。时不时还会有头晕眼花的情况发生,晚上睡觉经常感觉气透不过来。
他这些情况按照后世的医学来判断,皇太极估计有着先天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项疾病,这种病人不仅要长期服药,还需要安心静养。可作为大清皇帝的皇太极怎么可能抛下政事安心养病?他忙起来的时候几天几夜不合眼都有的,遇上打仗更是风餐露宿辛苦万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病不仅好不了,还会越发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重。
此外皇太极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女人太多了。这倒不是皇太极这人好色,当然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皇帝就算好色也是正常的,普通人找无数女人生娃是道德问题,可这件事在皇帝身上就不同了,这可是为了国家而做出贡献努力。
就像朱慎锥,当初因为仅仅只有徐静秋一个皇后并无其他嫔妃,大臣们就不断进言恳求朱慎锥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