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八章 战局不利(1 / 2)苟在明末当宗室首页

北方的冬天向来的比南方更早,豪格出兵的时候已是夏末了,按照往日北方降温的时间来计算,豪格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决掉索伦部,如果时间再久等北方的鹅毛大雪下来后这仗就不好打了。

不过豪格对此很有信心,他的大军无论从数量还是实力都比索伦部强,而且豪格本人也是极为能征善战,出兵之前他就对此做好考虑,冬季的来临虽然不利于作战,可同样也不利于索伦部。

在被大清逼到奴儿干的索伦部眼下已是退无可退,一旦继续向北撤退,那么索伦部恐怕很难渡过这个冬天。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利用天气逼迫索伦部和自己决战,只要在战场上打垮索伦部,那么北方的隐患就不再存在。

豪格进军速度极快,抵达法因河卫之后继续北上,很快就到了葛林卫附近,大军渡过葛林河,此地离索伦部所在区域已不远,用不了几日就能直接抵达奴儿干。

博穆博果尔此时也已出兵,他不可能在奴儿干等着豪格打上门来,既然知道对方已经开战并领大军前来,坐等敌人打上门被动防御是最笨的办法,索伦部落可不是大明,奴儿干也不是关内,没有大明那么雄厚的实力,更没有大明坚固的城池依托。

如果任凭豪格直接攻到奴儿干,那么这场仗就算最终赢了,索伦部的损失也极其惨重。奴儿干的营地一旦被毁,索伦部怎么能渡过这个冬天?所以索伦部必须主动出击,把战场向南延伸。

当豪格的军队到达葛林卫的时候,博穆博果尔也领军抵达了依木河卫一带,双方的距离仅只有百里左右,豪格闻讯大喜,他不怕索伦部主动出击,其实巴不得博穆博果尔这么干呢,既然对方自己来了,也省去了他找寻索伦部踪迹的便利,豪格立即下令大军暂时休整,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以确保抓住索伦部主力的所在。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一开始都很谨慎,互相试探,战火先从双方的斥候开始打响。很快两边的斥候就接触上了,小规模的战争激烈异常,虽然索伦人的斥候比八旗精锐更为善战武勇,对地形也有相应的便利,而且在双方的接触下占了上风,可问题在于索伦人的数量不足,而豪格的兵力更多,哪怕在斥候交战中大清受了些损失,这些损失豪格完全承受得起,但索伦人就不一样了,整个索伦部落不过万人,博穆博果尔能拉出来打仗的兵力仅几千多人,这么些人死一个少一个,哪怕豪格不顾伤亡以二换一,博穆博果尔也是承受不起的。

几天下来,博穆博果尔就有些吃不住这种打法了,继续拼消耗索伦部肯定拼不过,他果断调整战术,把散出去的斥候大部分收拢回来,集中力量对八旗的斥候、游骑进行绞杀,随着他的战术改变,豪格也一样调整了战术,把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和中军三部,自领中军继续北上,而左右两翼在斥候的配合下压着索伦人直推,用强大的军力让索伦人无机可乘。

豪格不愧是跟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了多年仗的将领,在军事上颇有手段。并且他很清楚对手已有了大明的支援,虽然他携带着火器,可博穆博果尔那边也不差,在这种情况一旦大意,那么之前的战败很可能重演。为了安全起见,豪格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直接以力压人,虽这种办法有些笨,对八旗的损失也不小,可在豪格这种战术的运用下博穆博果尔渐渐有些顶不住了。

为了改变战局,博穆博果尔只能再一次调整战术,他派出一支部队当成诱饵假扮索伦主力,引诱豪格的军队对其进攻。而他真正的主力却藏在暗处,准备给在关键时刻给豪格来一记狠的,随着他这个战术的实施,对方果然上了当,一心想抓住博穆博果尔的豪格副将满达海的左翼贪图立功冒进,一头就钻进了对方的圈子里。

博穆博果尔抓住机会全军猛攻满达海,打算一口先击垮满达海的左翼部队再说。这个战术和之前博穆博果尔打败大清的进攻几乎一样,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法,只要满达海的左翼军队一败,那么豪格的军队士气必然低落,到时候再继续和对方周旋,想办法给与对方痛击,那么这一仗就算赢了。

可当博穆博果尔猛攻满达海的左翼部队时突然发现对方并没有和自己预料中的那样快速崩溃,满达海虽然一开始吃了点亏,可很快就稳住了阵脚,而且让人意外的是满达海的左翼军队中还有一支持有火器的汉军旗部,这些汉军旗利用手中的火器死死挡住了索伦人的连番进攻。

从战况来看,博穆博果尔和满达海的交手占了上风,双方的损失也是后者更多,如果仅仅只是满达海一部,博穆博果尔还是有绝对信心打垮对方的,可问题在于满达海的军队只是豪格的左翼,他真正对手是豪格不是满达海。

在满达海苦苦支撑的时候,豪格那边也反应过来了,他快速调动军队从两个方向朝着战场飞速赶来,并且摆出了一副意图围歼索伦部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