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继续道:“睿亲王反对肃亲王继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而睿亲王所提出的八旗推举制难不成他真以为可行?非也!”
“睿亲王这么做无非是找个理由阻止肃亲王继位罢了,所谓的八旗推举在睿亲王心中恐怕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从这点来看,睿亲王所顾虑的无非就是肃亲王继位后的自身安危,这才极力阻止对方。”
“范先生的意思是……?”哲哲皇后听的有些糊涂了,皱眉询问。
范文程淡淡一笑,对哲哲皇后道:“奴才说的很明白了,大清的皇位只能由先帝的皇子来继任大统,绝不可能由八旗内部推举,如实施推举制,这点别说奴才和满朝汉臣不答应,八旗内部许多人也是不肯的。”
“对此睿亲王心里其实也是清楚,他之所以抱着推举制不放无非就是不肯让肃亲王继位,那么娘娘,奴才斗胆问上一句,假如让娘娘出面,排除掉肃亲王继位的可能,另选皇子继承大统,您觉得睿亲王还会反对么?”
“这……?”哲哲皇后顿时就愣住了,她倒没想过这点,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豪格继位是最理所应当的,毕竟豪格年长又有威望,而且支持他的人也是不少,假如没有多尔衮这些人的反对,他早就当上皇帝了。可现在范文程居然说撇开豪格另选继承人,这让哲哲皇后极为意外。
可仔细一想范文程这个法子倒也是个好办法,刚才范文程已对她分析的明明白白,哲哲皇后也彻底弄清楚了双方争执的根本。其中对于多尔衮的关键就是绝对不能让豪格继位,这才是多尔衮反对的真正原因。
假如换一个人继位,那么不等于多尔衮就没之前的顾虑了?这样的话多尔衮就不会再因为反对而反对?
“这不妥吧?肃亲王那边……。”可想到豪格,哲哲皇后又迟疑了起来,毕竟豪格才是第一继承人,如果换了人豪格会怎么想?他难道就会同意?
“娘娘,肃亲王那边不必担心。”范文程很有把握道:“眼下这种情况肃亲王想继承大位已不可能,虽然肃亲王有不少人支持,可反对者也有不少,除非肃亲王有胆略直接动用军队,以武力压制各方强行登上皇位,要不然他是绝对不可能再成为皇帝的。”
“不是奴才小看了肃亲王,肃亲王在军中威望的确高,打仗本领也不差,可肃亲王的手段谋略却远不如先帝,而且太过优柔寡断,如是先帝面临这种情况,当初回军之时就不会如此回到盛京,先帝会自己先行一步悄然返回,然后暗中布置,趁所有人不备以为他还在半路时突然发动,直接控制住这些人,登上大位。”
听到这,哲哲皇后默默点头,对于自己丈夫哲哲皇后太了解了,范文程说的没错如果是皇太极的话的确会这么干,当初他在努尔哈赤死后就是这样做的,瞒着所有人谋划妥当,然后雷霆万钧一下子镇压各方登上大汗之位。假如豪格有皇太极的政治头脑和手段的话,皇位之事也不会一直僵持到今日了,恐怕早就落到豪格手里了。
“可惜肃亲王却没想到这些,所以自他带兵回盛京一刻起,皇位就同他无缘了。睿亲王等人是绝对不会让肃亲王顺利当皇帝的,哪怕双方动用兵马打起来,睿亲王也会阻拦肃亲王。”
“现在,肃亲王恐怕也明白了这点,双方已成骑虎难下之局,再僵持弄不好就会爆发内乱。这时候就同洪水滔滔需要疏通一般,需要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而出面能做这件事其他人都没这个可能,唯娘娘莫属。”
“只要娘娘以皇后之尊召集所有八旗旗主、勋贵和汉臣,商讨皇位继承大事,然后先以确定皇位继承权必须要以先帝之子来继承,否决八旗推举制,这样一来肃亲王等人必然同意,而奴才等汉臣也会表示赞同。”
“睿亲王虽然强横,可在大多数人赞同的情况下也只能低头,放弃八旗推举制,这样一来事就成了一半。”
说到这,范文程笑了笑,成竹在胸道:“确定了先帝之子继位后,睿亲王接下来能做的只能是反对由肃亲王继位,而挑选先帝其他皇子继承大统,这时候奴才等会站到睿亲王那边,劝肃亲王以大局为重退出皇位继承。而那些支持肃亲王的人其中有很大部分并非真是肃亲王的人,只不过是坚持皇位继承权的合法性罢了,只要皇帝宝座上坐着的是先帝之子,对于他们来说是肃亲王或者其他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种情况下,肃亲王就成了弱势一面,他唯一能做的仅仅只是退而求次,放弃皇位由其他皇子继位,到时候娘娘再一言而决,以正宫皇后的名义把此事定下来,这件事就算彻底了了。”
哲哲皇后听到这眼睛猛然亮了起来,不由自主挺直了腰,越琢磨范文程的话心里越是高兴。这些日子她为了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事苦恼不已,没想到这样复杂的局面居然被范文程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还拿出了异常可行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