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目光一动。
这罗宣平日里在三界之中名声不显。
没想到却有这样的道行与修行。
看似简单的一番描述,却将人族现下的境遇以“易”的方式阐述而出。
玄门修道、修真、修内丹,却鲜有人修易。
易之一道就是天机。
阐教顺天应道,自不会操弄天机。
然而易之一道需要的悟性与领悟难以想象。
周天星象,山川地理,不一而足。
想要编撰成一本易书,更是难加难。
需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可这易书一旦编撰而出。
便是天地大功德。
人族天皇与地皇的功德,都能以一本易书概括。
罗宣一句话,就能说明他已经看到了人皇的本质。
这人皇圣师之位,当之无愧。
“罗宣道友见地深邃,胸有所成,道有所得。”
“看来此番截教有意匡扶人道。”
云中子微微躬身道。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罗宣师弟既入人间修行,吾等师兄弟自会与之站在同一阵线。”
赵公明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玄都大法师。
“玄都大师兄,老子师伯敕玄门弟子五台山论道。”
“罗宣师弟虽为人皇之师,可在三界之中依旧根脚浅薄。”
“人教执掌人间因果,想来也不能置身事外。”
“今日贫道在这里说一句公道话。”
“罗宣师弟虽是教化人皇,可也是为人教谋划功德。”
“还请玄都大师兄给一句明快话,好让罗宣师弟无后顾之忧,能全心入人族之中修行。”
赵公明看似粗犷,可粗中有细。
人皇的一大半气运虽在罗宣身。
可人间平定,获得最大益处的还是他人教。
“公明师弟所言甚是。”
“人间九州蠡乱,巫妖劫祸不止。”
“玄门弟子皆应出一份力。”
玄都大法师朝着广成子看了过去。
广成子为十二金仙之首,向来与人教交好。
“玄都师兄既然这么说了,吾玉虚门人自会在必要时刻出手。”
“玉虚法旨便是匡扶天道,此等因果自不可置身事外。”
“善!”
“罗宣师弟,你教化人皇有功,就算吾人教欠下你一个因果。”
“来日必有报偿。”
玄都大法师点了点头。
“多谢玄都大师兄。”
罗宣并没有拒绝这个因果。
现在三教还没有闹翻脸。
玄门弟子还能坐在一起论道修行。
让罗宣颇为感慨的是。
截教弟子看似是一盘散沙。
可还有赵公明这等耿直之人。
截教修行本就是以情义为先。
虽然为了情义,做出了不少的错事。
可也不能否认,这些师兄就是罗宣强大的后盾。
玄门弟子与数千散修,在五台山论道了二十年。
二十年之后,天地群贤聚首已经结束。
临分别之时。
云霄、碧宵、琼霄、赵公明来到了罗宣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