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主要在夏季进行,被拦在亮子里的鱼群不马上打捞,让其长两个多月,至小雪时才捕取。
这种亮子的箔,每块长3丈多,高1丈多。
挡的时候,要先在河中隔8尺至1丈立一木桩,将箔沉到水底绑扎其上。
挡好后留人看守,或隔三四天去查看一次,如果发现鱼群“闹箔”,就用木棒击水将其赶走,不到时候不捕。
至于篱笆眼儿的大小,则视视水流情况而定。
水篱笆的中间留个口子,用柳条或苕条编织一个大圆囤子。囤子中间,有一带倒刺的入口。把囤子放在水中篱笆的接口处,囤子的入口,正对水流。
水篱笆拦鱼不拦水。鱼顺水流游到篱笆前,无路可走,只能选择从入口进囤子。
当然,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这种方法,就叫“憋亮子”,也有称呼其为“砸”亮子的。
若只想捕大鱼,可把囤子的眼儿做大。
若想大小通吃,就把囤子眼儿编密实些。
早在昨晚上挨揍之后,赵卫东其实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事上面。
正值初秋季节,正是捕鱼的好时候。
“这个好,那哥,咱赶紧滴吧,走走走,我去拿斧头。”
一听没错,陈小宝一骨碌就从炕上爬了下来,虽然痛的龇牙咧嘴个不停,但却满脸兴奋,看的春英一个劲的喊他慢点慢点。
毕竟是亲姐,看着被揍成这样哪有不心疼的。
“嘿嘿,不疼了姐,一点也不疼了。”
谁知陈小宝主打的就是一个嘴硬,利索穿好衣服之后就一瘸一拐的出门找斧头去了。
“都是些皮肉伤,春英你就别担心了。”
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赵卫东拍了拍她肩膀,也跟了上去:
“那我们走了啊,一会我大爷还有我爹娘回来记得告诉他们哈,就说我们抓鱼去了。”
说完,到外屋地提了个桶,和已经背上斧头的陈小宝就出了老陈家。
哥俩一路快速出村,路上也没碰到什么人,先转道往山外围用斧头砍了几颗不大不小的白杨树,然后一一砍成圆形木桩,并且把其中一端用侵刀给削尖做成了木桩。。
然后又砍了不少柳条背上,就直奔水沟子而去。
赵卫东选的目的地离舍利屯并不远,名字叫砬子沟,因为水质足够碧绿和清澈,在村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两个人到了之后也不多说,选好位置之后就立马开始分工合作。
伤势较轻的赵卫东负责把木桩用锤子给打下去,陈小宝则是等他打好之后用砍来的柳条围着木桩做篱笆。
因为哥俩没考虑过鱼大小的问题,所以陈小宝就特意把用柳条编织的囤子眼儿编密实了些。
又把倒刺弄好之后,就把囤子放在了水中篱笆的接口处,囤子的入口,正对着水流。
花费了将近四十分钟,总算是大功告成。
“哥,搞定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好的囤子眼,陈小宝呼了一口气。
还别说,这么一番动下来倒是让他身上的剧痛减轻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干活带来了活血化瘀的效果。
“嗯,接下来就慢慢等吧。”
赵卫东也是笑着点了点头,对于两个人鼓捣出来的东西甚是满意。
“我之前听我爹说,咱们这片的水沟子里,有着三花五罗十八子的说法,不知道咱这次能收获啥野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