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3章 倾覆【本卷完】(1 / 2)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首页

第513章 倾覆本卷完】

黔州之事从头到尾不过是一次简单的试探,牺牲掉的也不过是区区一个“崔氏”罢了。

崔氏在大唐之初的时候勉强算是第一流的世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崔氏已经变成了三流世家、甚至都差点沦落为“寒门”了,只是后来崔氏出了一个样貌才情样样都不差、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子嗣罢了。

可惜,崔氏的家主没有长远的目光。

当时那位崔氏子弟高中状元,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却被先皇的长女,也就是承平公主瞧上了。

而后,承平公主请求皇帝为她和这位崔氏子弟赐婚,但先皇并不是昏君,所以先询问了这崔氏子弟以及崔氏家主的意见。

这是难得的明君之举。

当然,也是因为这位崔氏子弟才情确实不错,让当时的皇帝十分喜爱,所以想要重用,自然就不愿意让其和公主成婚,毕竟本朝是有律令的,驸马不得干政——同样的,公主也不可干政。

承平公主是因为得到了先皇的宠爱,所以才显得十分高贵罢了。

那位崔氏子弟倒是不同意,想要拒绝,但崔氏家主却不是什么眼光长远的,他直接答应了此事,并且和妻子以死威胁,到最后那位崔氏子弟只能够接受。

这才是成为了驸马,后来那位崔氏子弟一生郁郁寡欢,早早的就死了,只剩下这承平长公主以及一个孩子。

太极殿中

李成淡淡的看着远处的方向,脸上闪过些许唏嘘之色。

他知道,那些人的试探还没有结束,或者说还没有正式到来,崔氏不过是一个开胃菜罢了。

若是让他们看到朝廷的左右为难,他们必然是会蜂拥而上。

像是贪婪的鬣狗一样。

他淡淡的抚摸着袖子中的书卷,那是自太祖皇帝李世民时期传下来的“书籍”,据说是大虞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万岁帝亲笔所书的杂记。

李世民将这书籍传承了下来,并且留下祖训,后世李唐所有皇帝都要好好的看这本书,好好的学习这本书。

“事情还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李成嘴角挑起一个略带嘲讽的弧度,他有些好奇这个事情了。

隆武十七年。

大唐边境。

风吹拂在山上,大唐士卒正装备整齐在看守边疆,顺带看一看有没有人侵犯。

风一吹,无数的草便低下了头颅。

草原之上很快的就只剩下了这一点声音,一点点残影从远处出现,而后迅速靠近。

“碰——”

一道枪声响起,象征着战争的出现,无数的硝烟开始在边疆处弥漫,士卒们从远处的山峦飞奔而来,所有的一切都好似消失又再次出现。

战争,悄无声息的出现了。

隆武十七年,春,三月三日。

大唐边境与大唐接轨的诸多小国、大国全都发起了对大唐的进攻,他们认为大唐占据了这天下最顶尖的位置已经太久了,他们妄想利用战争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同样是大唐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太极殿上

大唐的朝臣们脸上都带着愤怒的火焰,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人敢于挑衅大唐了?已经有多长时间了?那些人已经忘记了大唐的威严和强大,以至于他们竟然敢挑衅大唐。

这是大唐的耻辱!

只是顷刻之间,这座本来已经躺着休息了数十年、近乎百年的战争机器便再次疯狂开动!

隆武十七年的春天,便在战火弥漫中过去了。

很快的,隆武十七年的夏天便抵达了。

大雨滂沱中,大唐又遇到了新的困境。

大唐内部的那些世家们准备作乱了,他们试图趁着大唐应对那些外国势力的时候,将大唐政权推翻,而后将其吞噬。

至于吞噬了大唐之后,怎么对待那些战争的国家?

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在利益的面前,他们已经忘记了一切。

其中就有孔家。

甚至孔家还是提出倡议的几个大世家之一,他们联合起来,早就忘记了所谓的道理和忠义,他们的脑海中能想得到的就只有钱和权力。

这些世家便是在历史长河中所流传着的那些“毒瘤”,也同样是趴伏在大唐身上吸血的家族,他们中有和李唐皇室联姻过的,也有在李唐这几百年的长河中帮助过某一任皇帝登基的,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家族中原华夏大地是容忍不了的。

隆武十七年,秦氏、赵氏、张氏、三刘、曹氏七个家族迅速反应过来,联合在一起,开始对这几个家族进行围剿——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七个家族的势力虽然十分庞大,但制造麻烦和平息麻烦是两个等级的事情。

比如,你想要制造一场巨大的慌乱应该如何做?

很简单,在人群中放一个爆炸的消息,制造一场屠杀——这很简单,但如果你想要安抚这些黔首应该怎么办?你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够慢慢安抚。

比如,你想要制造一场山火需要什么?

只需要一些火油、以及一片树林,然后加上一个小小的火苗,之后大火燃烧起来会自动将一切都给燃烧殆尽。

所以哪怕是这七个大世家强大到了某种程度,他们也无法短暂的时间内就将黔首给安抚好。

一时之间,大唐就好像是摘下来了华丽面纱的女子一样,站在街头,任人打量。

原本神秘而又繁华的大唐顿时之间陷入战火中,那些世家想要做的其实也不是毁了华夏大地,而是要让李唐皇室自顾不暇,而后他们就可以趁机上位了。

至于这么多家族怎么分?

这太简单了、

抬上来一个新的家族就可以了。

“柴荣”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柴荣本身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人,他的家族并不算是什么强大的势力,但他却善于把握机会,在隆武十年的时候就成为了大唐某地的一位节度使,手中是有兵权的。

而在那些家族的眼中“柴荣”是一个比李唐皇室更好的选择,因为他们自己不愿意当皇帝,而李唐皇室又太不听话了,所以让柴荣顶替李唐,之后创建一个和世家共同治理天下、甚至是由世家治理的天下多好?

就如同是当年的那位“魏文帝”曹丕一样颁布一个“九品中正制”那样的制度,顺带和世家共同治理天下多好?他们可以再次获得权力,再次站在世界的巅峰。

他们这一次也不贪心,九位大中正官中,除却一位陈氏的,其余的八位中他们占据六个就可以了,还是可以给皇帝留两个的。

柴荣呢?

柴荣接受了这个提议,并且表示他愿意。

当然了,他私底下到底是怎么想的这谁也不知道,但现在的问题关键是,那些世家以及柴荣达成了一个短暂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