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求求你别回来了(1 / 2)这个大宋不一样首页

第246章 求求你别回来了

对于吕夷简来说,西北的一切都是灰扑扑的。

天空灰扑扑的,看着就让人生厌。地面也是如此,他甚至都不想走出州衙大门。

因为,外面不但街道灰扑扑,人也灰扑扑。

站在州衙大门内,吕夷简看着那些进出官吏纷纷侧身避开自己,心中不禁自嘲一笑。

曾几何时他刚到西北,这些官吏见了他就像是见到了蜜糖般的谄媚。

如今,却避之而不及。

不得罪你,但也不讨好你,这是底层官吏面对一个前途不明官员时的选择。

至于赌一把,那是庙堂之上的暗斗,小鱼小虾没资格掺合。

现在他需要一个功劳。

李德明不敢置信的看着跪下的王艾。

李元昊站在边上,眸子微冷,“说!”

“此战之后,镇远城就算是站稳了脚跟。”李德明叹息,“镇远城地处环州、庆州与大夏之间,以往那里混乱不堪,不足为虑。如今却成了心腹大患。”

吕夷简看着有些遗憾之意。

以至于不少官吏私下嘀咕,说难道吕相真是为了定远侯高兴?

没有人多看他一眼,没有人说一声吕相辛苦,更没有人挽留。

“太后一生无子,官家在她的眼中不过是养子罢了,且有权利作为制衡,二人之间能如何亲密?”吕夷简冷笑,“她一腔热情都用在了李献身上。”

吕夷简行礼,百感交集的看着内侍,这一刻,不喜阉人的他觉得此人眉清目秀。

“是。”王艾叩首,“臣,万死!”

“谁!”送行官员大怒,回头却看到街上人流如故。

“我儿,本王也想一战灭了镇远城,可如今却得先顾着国中。”

李氏的出击给了他这个机会,静候李献败北,随后出击,以救世主的姿态收拾残局,凯旋汴京。

军士过来,行礼,“禀吕相,两日前,李氏大将王艾领军七千攻伐镇远城,大败!”

“李献称呼她为什么?老太太!”吕夷简眯着眼,“老夫令人去打探过,寻不到老太太这等称呼。可老夫却感受到了这称呼中的亲切之意。明白了吗?”

李德明按着案几,“臣子分几种,能用的不一定能重用,你得区分谁忠心耿耿,忠心耿耿的,能力差一些也得重用。反之,就得压制。记住,特别是领军大将,忠心第一。”

王艾抬头,泪流满面,叩谢:“谢大王宽恕之恩!”

吕夷简平静的道:“说说。”

“老夫上奏疏说当主动发起进攻,可汴京不支持,西北哪能进攻李氏?老夫只想让太后知晓,李献和镇远城就如同孩童般孱弱,老夫在一日,他们便得战战兢兢一日。

如释重负的叹息,伴随着远去的马蹄声,渐渐不可闻。

冯硕没说的是,自己拒绝了领军将领范云的建言,不肯把斥候撒远一些。

他缓缓回身,对闻讯出来的官吏们说道:“镇远城大捷,甚好!”

但李元昊却从结果倒推出了过程,“可是故作疑兵?”

冯硕抬头,“子侄!”

吕夷简没开口,身后随从喝道:“相公在此!”

莫要和镇远城那位巨子搞七搞八,否则……

背锅!

值房里,吕夷简在看书。

这也是后来司马光的套路,蛰伏,积累名望。当王安石变法崩盘后,他开始野望……但直至神宗驾崩,女中尧舜高滔滔掌权,他才迎来了自己此生的高光时刻。

“是。”官吏们行礼,恭送吕夷简。

吕夷简终于抬头,平静的道:“斥候可派出去了?”

李元昊眸色冷冽,“我愿领军前往。”

“是。”冯硕干咳一声,“相公,此战后,镇远城就成气候了。”

殿外,拓跋野跪着低头等死。

“汴京来信,太后已经许了老夫回京。”

“相公。”外面随从敲门,“有汴京使者来了。”

能覆盖原先大战失败的大功。

马蹄声颇为急促……城中无紧急军务不得纵马疾驰!

吕夷简眯着眼,看着一骑出现在大门外,是个军士。

城门在望,吕夷简突然莞尔,觉得自己有些魔怔了,竟想着这些。

吕夷简轻声道:“汴京那边太后意动,想把老夫调回去,你可知晓为何?”

冯硕进来,对随从说道:“不许人接近。”,随后他反手关门,束手而立。

吕夷简出了城门,回首微笑道:“看好大宋西北大门,便是功劳。”

人拖出去了,不久传来杖责的声音,李德明问道:“王艾兵败,按理本王该处死他,至少也得打入牢中,元昊可知本王为何宽恕他?”

“定远侯令人在远处疾驰,弄出漫天烟尘,并高呼庆州大军来援……”

他瞬间就把所有事儿串起来了。

军士下马进来,“吕相可在?”

吕夷简在,西北就不得安宁,这是大家的共识。

冯硕摇头,此刻他胸口发闷,脑子晕沉的厉害。

李德明眯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