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不是他在装,而是前世的自己在家也是这么做。
华夏五千年文化德行教育,可不是白给的。
弄完后,他将剩下的全部放到自己的碗里。
“爷爷,您多加点葱和蒜。”
“这样的面条老香了!”
朱元璋满是欣慰,好孩子啊!!!
“恩,来,咱爷俩一块吃。”
朱允熥也不客气,不管烫不烫直接就开吃。
那样子和朱元璋的吃法差不多。
整个房间内,汤水的热气都被笼罩着。
看到熥儿不似作假,朱元璋内心更加高兴。
他生平除了最恨贪官污吏,更恨浪费粮食的人。
从朱元璋的藩王给与制度就能看出,他对子孙粮食这方面是有多大的重视。
很快两人就吃完。
对于孙子的吃饭速度,朱元璋更是满意。
这小子连碗里的汤汁都喝的不剩,刚才的几点都随他。
两人吃完突然都不说话,而是又擦着眼泪。
本来侍奉朱允熥的奴才们很高兴,这会却不敢表露半分。
朱元璋先开口:“熥儿,你还在长身体。”
“要是不够,再让人给做点。”
“刚刚的那些面弄脏了,你何必吃下去。”
“咱们又不缺!!!”
朱允熥:“皇爷爷,我可都是跟您学的。”
“父王曾告诫我,以前要不是因为缺粮。”
“曾祖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朱家人要永远记住这惨痛的教训,现在我们朱家人掌权。”
“就更不能让天下百姓再走老路。”
“要是我们做不到,何以治天下!!”
这两句话,算是彻底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
对朱允熥这孩子,他是越看越喜欢。
以前自己怎么就没有发现,真是…。
朱元璋:“你呀,小滑头。”
“现在吴王的封号,可以接受了!!”
朱允熥整理衣裳,庄严跪倒在地:“臣,接旨谢恩!!”
“皇爷爷您也答应过我要好好吃饭,您一言九鼎可不能哄骗孙儿!!”
而太监王志远那些奴才也赶紧跪地,虽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知道,自己等人算是翻身了。
太子寝宫外,喜公公拿着黄绸缎圣旨当众宣读。
圣旨下:“朱允熥,朕之嫡孙,太子嫡子。”
“人品贵重,至诚至孝,深肖朕躬。”
“刚强弘毅,才思敏捷!!”
“特封,朱允熥为,吴王。”
“钦此!!!”
寝宫外听到这道圣旨的人,脸色纷纷巨变。
有惊,有喜,有疑惑。
各种各样的表情掺杂在一起。
太子妃吕氏虽然刚刚就知道了结果,但此时郑重听到还是脸色变得难看。
而站在旁边的朱允炆则是牙齿紧紧咬着嘴唇。
尽管刚刚已经调整好情绪,但现在听到太监宣旨封朱允熥为吴王。
他还是很难接受。
别的不说,论读书自己谁都不怵。
尤其是和朱允熥相比!
再抡身份,他母妃是太子妃!
而对方凭什么,就因为有个运气好的嫡子身份???
PS:小作者不易,希望各位大大看完书能给点数据!!
评论,鲜花,评价都要!!!
拜谢各位!!!
如果有什么建议,大家也可以积极评论,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