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急诊科门前
“武老师!”伴随着一阵尖锐刺耳的警笛声,救护车艰难地驶入了景区,但由于道路狭窄且崎岖不平,并不能直接抵达患者所在的那片区域。
于是,几位医护人员迅速跳下车,手持担架一路小跑而来。
就在这时,心急如焚的林万金也气喘吁吁地跑到了现场。他一眼便瞧见了躺在地上的患者,还有脸色略显苍白的武小富,连忙高声喊道:“武老师!”
听到呼喊声,武小富原本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说道:“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别看他只是按压患者腹部而已,但是这种一点不能挪动的按压,最是考验人的韧性和人的身体,就和手术时候拉勾一样,不能动,还得力度合适,真的比提几十斤东西还累。
而武小富这已经累了十几分钟了,即使是身体好,也有些支撑不住。
林万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处理这种紧急状况也算是得心应手。
一听到武小富的招呼,他立刻加快脚步冲上前去,来到患者身旁后,二话不说便开始仔细检查起来。然而,经过一番认真查看和诊断之后,林万金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道:“这情况有点奇怪啊……”
只见眼前的患者虽然意识还不太清醒,但从外表来看,伤势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严重。
身上没有血迹渗出,所以初步判断并没有开放性创伤,就算是有出血,出血量并不大,而且看上去也不像是脾脏破裂等重大创伤所致。
否则,如果真是如此严重的伤情,患者此刻恐怕不会这般安静平稳。难道说,还有什么隐藏的病症没有被发现吗?
然而,林万金并未过多追问下去。心中虽存有一丝疑惑,但他深知质疑武小富绝非明智之举,那无疑会显得自己过于狂妄自大。
对于武小富究竟是真是假,林万金更是压根儿没去深思。毕竟,如今在互联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武小富的照片,而且他还不止一次地浏览过这些照片,对其形象可谓印象深刻至极。
再者说了,难不成这年头连模仿武小富的人都冒出来啦?更何况,此时此刻站在武小富身旁的可是瞿颖啊!曾经观看过《oer这档节目的林万金,又怎能不认识他们二人呢?
于是乎,林万金赶忙小心地说道:“武老师,接下来咱们具体该如何行事呢?您尽管发话,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林万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明智之举——他果断地把现场急救指挥的权力移交给了武小富。
要知道,武小富可是这位患者的首诊医师啊!他对患者的状况可谓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其医疗技术水平更是远在林万金之上。
倘若此刻由林万金来接管这个患者,那么他必然得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去重新熟悉和了解病情,这无疑会拖延救治的进程。
相比之下,将现场急救的指挥大权交予武小富显然更为简便高效,同时也更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与康复。
至于那所谓的异地执医问题嘛,林万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压根就无需为此烦心劳神。因为众所周知,武小富持有国际卫生组织所颁发的国际执医证书,这早已不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啦!
既然连国际范围内都能够行医济世,那么区区距离东海不算太远的苏市,又怎能成为阻碍呢?所以说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让武小富来主导这次现场急救工作,都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喽!
武小富听到这话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示接受。如果换成是林万金想要亲自主持现场工作,那么武小富绝对不会去争抢这个机会,他只会积极地予以配合。
然而,此刻林万金如此给足了自己面子,那事情就变得更加轻松简单了。
只见武小富迅速行动起来,大声喊道:“来,大家赶紧把病人搬到救护车上!都听我的指挥,我现在已经成功地将患者的脾蒂按压住了,所以在搬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格外小心谨慎!
所有人都要以我为核心展开行动,否则稍有不慎,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再度出现大出血的危险状况!”
随着武小富的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皆是心头一震。尤其是林万金以及其他医护人员,他们脸上流露出惊讶之色。原本以为武小富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但没想到他竟然是玩真格的,并非在开玩笑啊!
而且看眼前这情形,他好像真的已经按压住了脾蒂。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武小富的双手,果不其然,只见他的两只手正稳稳地按压在患者的左上腹部,并做出深深按压的动作。
看起来确实像是正在按压脾蒂一般。
这一幕实在是太过神奇了,以至于在场的人们都不禁为之惊叹不已。毕竟能够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精准地找到并按压住脾蒂,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啊!
再次看向患者的输液情况,只见那透明的药液正一滴一滴地顺着输液管缓缓流淌进患者的体内,随行的护士本来还有些紧张呢,毕竟武小富的名声在外,在武小富面前秀扎针,和大考无异。
如今好了,扎针都已经扎上了,这让他们也是稍稍放松了一些,轻轻地舒出了一口气。
尤其是这位患者年纪已然不轻,像他这般岁数的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有所下降,其中包括血管条件通常都不会太理想。
在大量失血的状况下,想要在救护车上迅速开辟两条输液通道,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武小富和瞿颖,可以说是给他们直接省大功夫了。
如今他们只需要配合武小富搬运病人就好,只听武小富沉稳有力地发出一道道指令:“来,你负责扶住患者的头部,动作一定要轻柔;你来协助我固定住患者的肩部……”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大家则紧紧围绕在他身旁,听从他的指挥,齐心协力地将患者小心翼翼地转移到担架上。
既要保证移动过程平稳无颠簸,又要尽可能提高速度,这个要求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确实颇具挑战性。但好在这些医护人员皆是身经百战,经验极为丰富,与武小富之间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显得格外默契。
短短几分钟之后,众人成功地将患者安全快速地搬运到了救护车上。一上车,各种急救设备便立即投入使用。
心电监护仪被迅速连接起来,屏幕上的数据开始不断跳动变化;氧气瓶也及时打开,纯净的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患者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