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东苑,与外面想必,这里到处是冷冷清清的感觉。
南熠宸今日大婚,会歇在玉兰院,叶颖也势必会在那里留守,李无忧静静的坐在塌上,莫名的悲伤传来。
母亲是否真的不在人世了?
哥哥,现在不知道转危为安了么?
有多久,没有这样一个人静静的待一会儿了。
雪嬷嬷拿了件披肩盖在李无忧肩上,李无忧这才回神。
“天气还未暖起来,王妃小心着凉。”雪嬷嬷说道,眼睛里全是关爱。
“嬷嬷,能给我讲讲与你有恩的故人的事情吗?”李无忧问道,这么多年来,这是她感觉最接近母亲的时候,却又不自觉的害怕,不自觉的觉得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是,王妃。”雪嬷嬷应。
“奴婢家境贫寒,奴婢的父亲为了给奴婢的兄长娶妻,欲将奴婢卖入青楼做丫鬟,说是丫鬟,进了那里,那里还有什么清白的丫鬟,奴婢的母亲绝望之下,让奴婢离家出逃,奴婢逃出去以后,做了乞丐,奴婢以为要饿死的时候,遇到故人偷出府外游玩,给了奴婢一串她吃成一半的糖葫芦,还有些许银两,这是故人第一次救奴婢。”雪嬷嬷说着,语气里夹杂着不可名状的东西。
“第一次?”李无忧反问道。
“对,第一次,那年故人才四五岁的模样,奴婢十一岁。”雪嬷嬷顿了顿,又说道:“后来奴婢的父亲还是找到了奴婢,依旧打算把奴婢卖了,不过是卖进宫里做丫鬟,于是,奴婢就入宫做了最下等的丫鬟。”
李无忧听到这里,问道:“为何嬷嬷第一次说的是府里?”
“那时候故人的生父还未战死,她还住在自己的府中,后来故人生父为国捐躯,故人便被太上皇认去做了公主,由皇后抚养。”
“哦。”李无忧应了一声,原来自己的母亲并未是太上皇所出,那那个人呢?
“当今圣上不是她的亲哥哥。?”李无忧问道。
“当今圣上是太上皇的五弟的儿子,太上皇宠爱舒飞,偏偏舒妃身子单薄,生了大长公主和当时的二皇子后,一直再无所出,于是太上皇子嗣单薄,便在各家挑了一位世子,入宫培养。”
“哦。”李无忧点了点头。
“奴婢入宫以后,本分的做着下等丫鬟洗衣服的活,可是皇宫自古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奴婢没钱孝敬管事的嬷嬷,受尽折磨,后来被安排去了倒恭桶。”雪嬷嬷眼睛又多了一丝悲凉。
“一日,奴婢倒完恭桶以后,回去的有些迟,管事的嬷嬷借口奴婢偷懒,责打奴婢,奴婢挨着板子,以为终于要死了的时候,故人因认错了回房的路,误打误撞进了奴婢挨罚的院子,救了奴婢,还将奴婢要去了自己的院子,奴婢在公主那里养了大概半年左右,伤势才痊愈。”雪嬷嬷说道动情处,不在称呼故人,而是直接说公主。
李无忧笑了笑,不认识路,的确是母亲日常所为,即便是有了她和哥哥,母亲还是经常走错路,识路的本领还不如她一个稚嫩小儿。
“后来呢?”李无忧又问道。
“后来奴婢在公主的院子里做些很简单轻松的活,公主待我不是一般的好。”
“那为何你后来又到了舒妃这里的行宫了呢?”
“这就要说是恩人第三次救我了。”
“一日,皇后宫里不知谁打碎了一只茶碗,有人诬陷是奴婢所为,公主救我心切,就说是自己贪玩所为,皇后知道公主说谎,一怒之下,依旧治了奴婢不能看好主子的罪,要杖毙奴婢。”
“公主哭着求了皇后无用,便跑去找太上皇,跑错了路,刚好遇上了进宫给太后请完安回行宫的舒妃,舒妃心善,问了原由,带着公主去寻了皇上。”
“皇上看在舒妃的面子上让皇后免了奴婢的死罪,皇后便罚奴婢重新回去倒恭桶,奴婢自知回去便是生不如死,准备轻生时,内务府的人来传话,说皇上有令,舒妃行宫缺人手,命奴婢过去伺候。”
嬷嬷眼里全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