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昌二十五年十月。
这个秋天,郑衍娶了刘钰之的孙女刘丹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郑衍算是和刘钰之结盟了。
阿续其实并不清楚哥哥是如何打算的,不过事已至此,她尊重哥哥的选择。很多事情都不是她说了算的,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就算她了解了一切,又能如何?
阿续看的通透,萧明轲也没有再和她旧事重提。
日子重新回归往日,这几个月,冯氏暗地里命人给阿续停了避子汤。只是,阿续却迟迟没有动静。
转眼一年时光飞逝,已经是太昌二十六年三月,再有一个月,萧家的孝期就过了。很多官员也开始往萧家走动,本来没什么要紧的,但是却让萧长卿颇为紧张。
“贤侄,你不知道,如今的朝堂和往日大为不同了。”萧长卿这几年在朝堂起伏,也感触颇深,离开了兄长的庇护,他的工作越发艰难起来。于是便跑来和萧明轲诉苦:“这两年下来,朝堂几乎换了一次血,各个机关部门都有武帝的亲信,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人弹劾。虽然说,哥哥长赟去世了,可是萧家在朝廷中的威信还在,武帝一样忌惮。”
“这些我都知道。”萧明轲点头,认同叔父的说法。
萧长卿轻叹一声:“你平日里稳重进退有度,我倒是放心。只是老二明喆清高惯了,我怕他再入朝堂未必受得了那个气。老三明庭这几年越发沉稳起来,也有几分像你,只是当年他亲自带出来的兵如今四散分离,武帝用了各种理由拆开军队,有的入了金陵的精兵卫,有的去了南疆,萧家军,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重新组建起来。”他思索一下:“这一年来,明行和明睿都在军中有了些许的地位,虽说能帮着他些,可终归是要看明庭自己。”
“我知道二叔的良苦用心。”萧明轲感激不尽,萧长卿知道,萧府是武将,愣是逼着两个儿子从武,他二人非直系,守孝期短。所以才出了孝期,萧长卿就直接把两兄弟往兵营一丢。
萧长卿点点头,动容道:“大哥不在了,你们兄弟就是我萧长卿的儿子。”
萧明轲握住他的手,诚恳唤了一声:“二叔。”
萧长卿笑着拍拍他的肩:“孩子,你要开始挑起萧家的重任了。话说,男子三十而立,你如今是而立之年,一定要时刻记住,我们萧家的传统。”
“我知道。”萧明轲目光坚定道:“忠于国家,护我百姓。”
“知道就好。”萧长卿欣慰点头。
太昌二十六年四月。萧明轲重新入职,为正三品副部级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萧明喆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萧明庭恢复原职为正四品忠武将军,萧明行为正六品昭武校尉,萧明睿为昭武副尉。唯有萧明盛年纪太小,暂时没有入职。
一时萧府门庭若市,许多人都前来祝贺。满门皆入仕,声势浩大的宣布萧家重归朝堂。
————————————
绿萝端来一碗浓稠的药来,放在阿续面前:“姨娘,吃药了。”
阿续放下书,笑:“今日怎么炖了这么多药,比平日里多了一半?”
“姨娘还说呢!今天府上来的人多,丫头婆子们都被调走去前院伺候了,连煎药的人都忙不过来。方才我去时,只见炉子上坐着药不见人,打开盖子一看,药只熬的剩了一半,方才添了许多水,又怕误了吃药的时辰,才熬成这个样子。”
“无妨。”阿续不在意:“吃了这么多药,也不见好,不差这一顿。”
“呸呸呸,姨娘不要说这些丧气话。”绿萝连忙反驳:“这次的大夫是二夫人介绍的,你看二夫人还生了咱们静容小姐,药怎么会没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