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冯保引徐阶入内室,秉烛而谈。室内烛光摇曳,映照二人凝重之容。冯保铺开图纸,指点江山,徐阶则凝神细听,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点头赞许。二人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将计策之利弊剖析得淋漓尽致。
“我观此计,关键之处在于时机与人手。时机须得恰到好处,方能一击即中;人手则需精挑细选,务必忠诚可靠。”徐阶缓缓言道,目光如炬,透露出深沉之智。
“冯公公以为如何?”徐阶语毕,目光炯炯,视冯保而待其回应。
冯保听闻,抚掌大笑,“阁老高见,与本公公所想不谋而合。这人选嘛,咱家倒是有几个推荐。”说罢,冯保写下几个人名递给徐阶。
徐阶接过一看,微微点头,“公公举荐之人,自是可信。只是这其中一人,似乎曾与朝中某位大臣有所牵连,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怕是不妥。”
冯保眉头微皱,思索片刻道:“阁老提醒得极是,那此人便换作他人。还有一事,这行动之时,难免会遇反抗,若有伤亡,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徐阶捻须道:“不妨事先准备些迷药之类,尽量减少伤亡,同时对外宣称是例行公事查访。”
冯保眼睛一亮,“阁老此计甚好。如此这般,这计策应是周全许多。”
两人相视一笑,此时东方破晓,晨曦微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徐阶长舒一口气,“事不宜迟,公公这边尽快安排妥当,老夫也回去做好相应部署。”
冯保应下,送徐阶出门。
徐阶迎着晨光,脚步沉稳地离开东厂,心中对即将到来之事多了几分把握。
徐阶辞别冯保之后,踏霜而行,天色渐由昏蒙转为明朗。街巷之间,始有行人往来,络绎不绝,犹如蚁附膻,各寻其道,但见他们或肩挑背负,重物压肩,步履蹒跚,神色坚毅,似为家计所迫,不辞辛劳。或驱车驾马,车辙深深,马蹄得得,扬起霜花片片,忙碌于货物流通,以求生计的丰饶;巷陌深处,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缠绵,隐约可见人家灯火,透出丝丝暖意。小贩吆喝之声,此起彼伏,售卖早点、杂货,琳琅满目,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选购。孩童于巷尾嬉戏追逐,欢声笑语,纯真烂漫,为这繁忙之晨添上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