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1 / 2)茶马儿女首页

最终寺卿也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只是在第二代育种问题上又纠缠了一番,悻悻而返。

赵少卿借口协助育种厂处理善后,多停留了几日。

寺卿这次来我看根本不是为了第二代育种的事。为韩王府讨要图门马和胭脂马才是目的吧?师傅,您似乎也不清楚寺卿此来的目的吧?寺卿一行刚一离去,本元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咱们这位大人古怪得很,他的心思也不在苑马寺。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来苑马寺的目的是什么?估计是想把苑马寺当成升阶的跳板吧?他很少与我们商议苑马寺的本职事务。赵少卿似乎自言自语地说。

本元第一次听师傅以这样的口吻评价自己的上司。愣怔地看着师傅,不知如何接话。

本元,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说,我很快就要卸任了。

什么?卸任?怎么之前您都没告诉过我?本元吃惊地问道。

你这半年忙的都没怎么回过苑马寺。这也是前不久上面才批下来的。我现在正在交接。本元啊,今后遇事不能像今天这样莽撞,特别是在自己的上司面前。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特别是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可以事先或事后与他沟通、解释。你作为下属,当着众人的面直接顶撞反驳他,一来是对上司不敬的失礼之举,二来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说清楚自己的理由。这样只能造成冲突,于事无补。你看看立广今天就表现得很冷静。你对上司缺乏了解,最好的办法是一言不发,事后再说。赵少卿语重心长地告诫本元。

我,我实在是气愤。他根本就不懂育种的规律和困难,再说了张口就要把这里的马划到韩王府去,他以为他是谁?他是韩王府的寺卿吗?本元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呀你呀,你什么时候才能懂点人情世故?咱们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吗?他要是背后没有人撑腰,也就不会说出今天这样的话。好了,先不说这事了。我再对你说一遍,育种可不仅仅是关起门来只干自己的事,它更关乎各方面的利益,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你自己要经常去琢磨琢磨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否则将来要吃大亏的。师傅真是替本元着急担忧。

师傅,今后我会注意的。本元讷讷地回答。

哦,对了,你们第一批学员明后天就回来了。那个沈续粱,他今后的身份是育种厂的正式医师了。赵少卿看本元一时很难转弯。他叹了口气就换了个话题。

太好了,多谢师父一直把他的事放在心上。我先代他家人感谢您了。本元心里稍微高兴了些。师傅您什么时候离任?到时候可一定得告诉我,我必须亲自送您回乡。

这样也好,估计很快,我交接完就走,也没有多少东西可带。你陪我回去我倒也省点心。师傅听本元主动要送他返乡很高兴。

肖立广把长乐监的下属、育种厂的医保骨干、牧长,以及刚刚正式到育种厂报到的沈续粱等都请过来,在固原城里最好的酒楼为赵少卿举行了一场正式的送别宴。大家围坐在一起,自始至终都是种种共同的回忆、对老师真诚的祝愿。

沈续粱刚到育种厂就恰巧赶上赵少卿的送别宴。这位被他视作恩人的长辈与上司就这样离开苑马寺,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沈续粱心里感到格外的不舍和遗憾。

赵少卿心中更是感慨万千。赵少卿看着面前的属下、学生,自己的大半生年华就是和他们在一起共同度过的。现在自己的事业已经交给了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就像是站在自家的地里,顾盼流连着这些已经成熟或依然青涩的果实,满心欢喜、心满意足,同时也生出离别的不舍与伤感。

半个月之后,赵少卿雇了一辆马车,带着几箱简单的家当和书籍离开了服役二十多年的苑马寺,本元陪着他一同返回故乡,师徒两人在苑马寺同僚们依依不舍的注视下离开了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