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新的一代人。
其中以咏蛙的少年,与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最。
“民国不是该国的重点,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也许这条路很难、很难,但是有这些人薪火相传,中间不会断绝!”
风起云涌的大世,要来了。
可是,眼下的民国,舞台还不属于他们。
依旧有一群进步之士在试图拯救这个已经被袁氏纳入囊中的混乱国度。
天幕字迹展开。
【二次革命失败,章士招被迫流亡日本,可心有不甘民国在袁氏的统治下一步步堕落下去,他决定唤醒这个麻木的时代。】
画面展开。
章士招决定在东瀛创办一个报刊,就如黑暗中的灯火一般,鼓励着觉得前途暗淡,迷茫不振的革命之人。
“我们会有新中华的。”
“一个真正民主,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新中华……”
章士招喃喃自语,这个念头如火苗一样越来越旺盛。
于是,他与另一个抱有同样念头的青年碰面了。
陈仲甫。
二次革命后,同样被军府认定为‘头号通缉犯’的男人。
怀着同样的理想,他们走到一起了,一起创办了《甲寅》。
【1914年,陈仲甫开始在《甲寅》发表文章:《爱国心与自觉心》,并首次以‘独修’的笔名署名。】
“君可以不忠,国不可以不爱。”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爱国?”
“为保障吾人权利某益吾人幸福时,方可爱国。”
“而如果国民面对的是一个法日废、吏日贪、兵日乱、匪日众、财日竭、民日偷、群日溃、朝野同科、人民绝望的‘恶国’时,便是胜与无国家。”
这一刻,陈仲甫被认作是‘异端’、‘国贼’。
可他不在乎。
因为他认为,世人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如果的民国,比清廷时期还不如。
百姓冻死街头,无人理。
没有人权的脚力车夫,被活活打死。
洋人依旧横行,如同看奴隶般居高临下俯视着黄皮肤、中华人。
这个国病了。
袁氏统治下的国,不该被‘爱’。
已经很晚了,可陈仲甫依旧未曾离开。
章士招静静站在房间外面,看着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仲甫这一间房的灯依旧亮着。
他时而迷茫,又时而坚定。
像极了在寻找治国道路时的迷茫、彷徨。
他们一批人,无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对了还好,走错了,便是万丈深渊。
可实际情况下都是走错了道路,付出惨痛的代价。
“仲甫,实在太苦,太累了……”
异国他乡,华灯初上,举目四顾皆是黑暗,道路太黑了。
章士招的眼里有着一抹不忍。
“但是请坚持下去吧,为了这个国看不到的未来,我们这些先驱者也要坚持下去……”
如同默念般,喃喃之声化作梦呓,响彻在这片漆黑的时代中。
很轻,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