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了收菜的时辰,她今日却没有立即起身检查野菜,而是冲着排队的村民们喊道:“乡亲们,劳烦回头帮忙转告下各自的邻里,王家今天收完这茬野菜,就不再收了。”
“啊?为啥呀?这野菜的季节还没过呢?王家不是说好了接下来半个月还收野菜吗?咋就停下了?”最先反应过来的人大声问道。
“对呀对呀,若是哪家的野菜不好,就不收那家的成了,没必要都不收吧。”有人联想到黄氏被拒收的事情,猜测是不是王家一杆子打死整船人。
其余人没什么主见,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嘴里低声附和着“是呀是呀。”
王丽容觉得自己不够高,气势不够,于是站到了凳子上,然后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后,说道,“乡亲们,不是王家嫌大家的野菜不好,实在是这门生意做得憋屈。你们想呐,若是你们现在将这些菜背着扛着到镇上的集市卖,可比直接给我王家方便?”
在场人齐刷刷摇头。
王丽容继续问,“可能卖的比我家的收购价高?”
回应她的问题的,又是一阵摇头。
“就是呀,王家好不容易,剜门盗洞,找到的门路,给那些镇上大户供应野菜,为的是给我爹赚点买药钱。这么好的门路,若是其他家,就算不藏着掩着,带携的也是自家亲戚吧?可是,我爷爷说了,咱在长流村住着,就是长流村人,要惦记乡民,自己有好营生,也得不忘乡民,让利乡民。于是,王家就以镇上菜贩子的价格收购乡民们采摘的野菜,这事,王家做得有毛病没?”
王丽容居高临下,眼神从在场村民的脸上一一略过。有些村民似乎猜到了什么,有些心虚得低下了头,有些则是大大咧咧得回答她的问题,一边点头一边说“没毛病”。
等村民们反应了一下子后,她换上了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语气也加重,眼神也愈发凌厉,“可是,王家都做到这份上了,还被人说成压榨乡民的村霸。这事,换谁谁憋屈。所以啊,我爷爷说了,咱不背着锅,既然觉得王家是压榨乡民,那就不收野菜了。回头雇几个短工,专门给王家摘野菜,王家只给工钱就罢了。听听,这主意多好呀,又省钱又省事。所以,乡亲们,咱收野菜的合作,到此为止啦!”
话音刚落,在场的村民就大声骂开了。
“哪个王八撇犊子,说这种丧良心的话,王家这么帮扶乡民,还造这种谣?”
“就是就是,王家大爷和大娘是多好的人啊,都被逼到这份上了,有些长舌婆娘就是闲着没事干,站着说话不腰疼!”
“会不会是那些没和王家做生意的人传出来的,怕是眼红咱挣这个钱,要把这生意搅黄了!”
“哎呀,备不住就是这样啊,前儿个李大懒不是去了回镇上,他婆娘之前还被退了一半野菜呢……”
王丽容等到大家讨论了一圈后,才开口继续道:“好了,乡亲们,你们也不用猜测是谁在背后说我王家的小话了。我王家身正不怕影子歪,也不在乎是谁传的这些谣言。这野菜生意,到了今日就罢了。好啦,收菜吧,日头要起来了,收完菜,我还得送菜呢,大家利索点哈!”
尽管其余村民还有各种话要说,但是为了不影响今日收菜的工作,大家也只能将关注点从这件事上移开了。
收完菜后,村民们没有欢天喜地得带着到手的定金回家,而是再次汇聚到王丽容身边,叽叽喳喳得问继续合作野菜的事情。
王丽容咬紧牙不松口,表示王家不会再做压榨村民的事,这是王家长辈们的决定,谁也改变不了。
就这样,这些村民或破口大骂坏人好事的造谣小人,或表忠心说自己没有说过王家一句坏话,或在心里嘀咕到底谁时那个坏事的人……
等村民们面色各异得走远后,王丽容才吹着口哨,神情愉悦得整理今日收到的野菜。有一部分是等下就得送到镇上的,有一部分得转移到家里的地窖保鲜。
如今,王家的野菜单子多且零散,所以野菜供应没有按照赵家的那种模式,当天采摘当日送,也有提前一两天采摘的。正好地窖冬暖夏凉,干燥通风,就跟冰箱保鲜层一样,这野菜放上一两天,也不会打蔫。
王大富从地里回来时,王丽容已经将野菜整理好了,见爷爷回来,她赶紧汇报刚刚的舆论效果。
“你昨儿个说这么做的时候,咱也料到村里人的反应了。只是咱真得往外乡里雇人吗?这样不得让村里人戳脊梁骨?”
“嗐,这有啥,咱雇的又不是啥外人,我大姑大姑父一家,还有我娘亲的娘家人,这好事落到自家人身上,被村里人知道了,那些人也没啥好说嘴的。再说了,爷爷难道没发现吗?村里附近的野菜都快被村民们薅光了,正好转移阵地了。反正,再过十几天,野菜季也结束了,这生意也快结束了。村里人吃肉,还不得给咱家亲戚喝点汤?哪有这个道理呀!”
王大富被王丽容这一通解释,也就不再犹豫了。他老了,已经没了年轻时的魄力,更在乎的是如何保持王家的好名声。为了这个好名声,他不介意受些物质上的损失,甚至有些时候会委屈一下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