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元宵到,逛花灯(1 / 2)姐妹齐心,良田万顷首页

时间倏忽而过,两姐妹穿越过来后的第二个春节到了。

今年的春节,灶台上油炸的、蒸煮的、煎炒的,依旧是老花样的丸子饺子鸡鸭鱼猪肉。但是,对姐妹俩来说,却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现代二十几个只有俩人一起过的春节,还有去年王展丰还未醒的春节,这是她们期盼了许久的一家四口的团圆年了。所以,从腊月二十八九开始,姐妹俩的全部身心都放在筹备过年上了。

王丽容当仁不让得负责过年菜的准备,和娘亲苏玉琼嘀咕着今年得做多少炸物,给这家送一点,给那家送一些。

王丽雍不善厨艺,但是她的手在其他方面特别巧,给一家四口的新年衣裳绣上喜庆的纹样,给家里的门帘用红线绣上大大的福字,最后还用彩纸和米糊做了一些立体的小花,黏在光秃秃的小树枝上,插在桌子上的竹筒上,远远看着,就像盛放在春天野地里头的各色小花,令人看了格外舒心。

王家大院这边,王大富和姚青花在这样喜庆的氛围中,忘记了分家的不愉快,反而觉得今年的春节特别的圆满。大年初一,在王美夏的特意邀请下,王家八个子女难得齐聚一堂,每个人都铆足劲给两个老人说好话。尽管王大富还是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心情却前所未有得快活。

王展年因为卖猪赚了不少,今年特意买来了一大袋烟花,里面放着地老鼠、花筒、三级浪等十几样烟花。这些烟花一出现,原本在地上捡炮仗的王鸿文和朱珠立刻不玩了,围着王展年说好话要烟花。最后,王家小一辈的孩子都玩上了烟花,连王丽容和王丽雍也因为好奇涌上去和几个堂表弟妹抢着玩。

王家新宅门口的烟花引来了村里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围着瞧稀奇。今年,虽然各家的日子好过了些,但是没有富裕到花钱买那么多样式的烟花来娱乐,所以他们只能过个眼瘾,然后一边拍掌一边叫好。

王展丰在一旁看得乐呵,苏玉琼却暗暗捏了他一把,“都跟你说了,买些烟花给闺女玩,看她们玩得多开心呀,省这个钱做啥。”

“哎哟,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呢,明明是闺女说什么放烟花污染空气不让买的,你拧我干啥哩!”王展丰委屈巴巴说道。

苏玉琼带着几分任性,继续说道:“闺女这么说,你就信了。她们这是为了省钱,不然咋像现在玩得那么欢呀。”

王展丰望了一眼在烟火中眼睛熠熠发亮的两个闺女,又望了一眼带笑的妻子,嘴一咧,同样笑着说道:“是是是,我错了。以后遇到啥新鲜玩意儿,闺女说不要,那就是要,我硬给买,成了不。”

王展年的目光虽然落在烟花和玩闹的孩子上,耳朵却听着站在他旁边的王展丰夫妇两人打情骂俏,心里忍不住有一丝酸涩,他想起了妻子崔小翠,却又不是在怀念她这个人,而是怀念曾经新婚时期的甜蜜。

转眼到了元宵花灯节这日,今年,镇上照例举办沿街灯会,听说规模比往年都大,知县大人特意找了巧手的匠人在城门口搭了各式各样的冰灯,还未点灯就已经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赏,所以村里许多人也计划去游玩。

王美秋和王美冬两姐妹经过新年的一场促膝长谈后,关系有所缓和,在镇上酒楼定了一间大包厢,分别给长流村和小坑村的王家兄弟姐妹递了信,让他们一同去镇上看灯相聚。

姚青花身子不好,不想受累和一堆人挤,所以在家里陪着老伴,王大富倒有心去见识一下新的冰灯,但是他还坐着轮椅,不便出行,也就婉拒了。

王展年顺势留在了家里,说是照顾两个老人和看着家里灯火,其实更多是因为自己孤家寡人,不愿吃弟弟妹妹的狗粮。而王鸿识也不愿凑热闹,所以主动提出给二叔二婶看家。至于王鸿学,已经提前和昔日同窗约好了,所以不跟他们一起。

最终,长流村这边应邀的只有王展丰和王美夏两家人。

中午时分,两家准备就绪,就坐上王展丰家中的骡车出发了。

苏玉琼瞧着两个闺女还是往常一样的装扮,有些恨铁不成钢,“你俩咋连珠花都不带一朵呀?瞧瞧村里那些小姑娘,一大早起来就梳妆打扮,又是挑衣裳又是涂脂抹粉的,就你俩素着一张脸。”

王丽容一时没反应过来,“娘,不就看个灯吗?涂脂抹粉干啥?”

王丽雍先笑了,帮着解释道:“元宵节游街看灯,可是大型男女相亲会,娘亲是嫌弃咱俩不开窍呢。”

苏玉琼白了王丽雍一眼,“你也知道啊,那你还……”

赶车的王展丰听见话头不对,连忙出言转移话题,“听说知县大人请了冰雕奇人,不仅雕了许多动物植物,还雕了一件小屋子,里面的物件跟一般家里头的一模一样呢……”

王美夏连忙大声接茬,“哎哟喂,是啥样的人,那么厉害?这知县大人请过来,不得费许多银子?”

于是,话题就渐渐朝着灯会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