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番薯地里的番薯成熟可以采收,萧仟伝每天扛着锄头早出晚归。
风溪晨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不断的往外扩展,名下已经开了两个酒楼,几个粉铺。
一切向着欣欣向往的方向发展。
这天,县衙里的蔡师爷带着厚礼上门,正巧碰上骑马回家的萧仟伝。
“你们是谁,为何站在我家门口?”
师爷是个50多岁的女人,看着马背上的萧仟伝通身气度不凡。
“老妇姓蔡,乃是县衙里的师爷。”
“不知你是?”
萧仟伝下了马,敏锐的感觉到,停靠在一旁马车里投来一道目光,等她偏头看过去的时候,车窗帘微动,遮住车窗。
“姓萧,名仟伝。”
蔡师爷笑道。
“原来是萧姑娘,此番前来,未能先递拜帖,希望不要见怪。”
萧仟伝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竹门农舍,不讲究那些。”
“对了,蔡师爷今天前来是为了?”
蔡师爷上前一步。
“萧姑娘,能否借步说话?”
环顾四周,见周围已经有好几个村民驻足围观,“在这里说话有点不方便。”
萧仟伝点点头,打开了竹门,“蔡师爷里面请。”
这两人走进院里时,马车的窗帘再次掀开一条小缝。
进了堂屋,两人坐定,得木奉茶。
蔡师爷 看向坐在身旁的老妇人,开口介绍道。
“这位是卫府的大管家。”
卫府的大管家喝了一口茶才开口。
“今天老妇来此,是受了我家大人之命,前些日子,卫小公子游湖落水,幸得贵府夫郎相救,才得以幸免于难。”
“今天携礼上门,全然是为了感谢,感谢萧夫郎对我家公子的相救之恩。”
朝门口处随手一挥,几个奴仆捧着礼盒走了进来。
“小小谢礼,不成敬意,还望萧姑娘能够收下。”
萧仟伝心下明了,这是中秋夜风溪晨救的人,没想到还是个大门户家里的公子,这会儿上门感谢,送上谢礼,想要两不相欠。
“嗯,既如此,我便代我家夫郎先收下。”
几人客套了一番后,送走了两人。
回到堂屋,风溪晨从屋内走了出来。
“妻主。”
萧仟伝,“嗯。”坐下喝了一口茶。
得木拆开礼盒,一盒里面整整齐齐码了两排白花花的银绽子,拿起来一看,“每个五两,这里面码了两排10个,一共是5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