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枝,话分两头。
那日,麦英仁将五弟送到南城门后,便带着独生女儿去到南城内有名的会市,也就是古代的跳蚤市场,淘古本。
常言道: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虽说京都的南北城都是下九流待的,但也别小看了皇城跟儿脚下。谁家往上数几代,会没个故事?
单说北城,那里头可是京都的八大胡同,青烟柳巷,摇钱玩骰子的好地方。南城相比北城会清静点,多住些木匠、泥瓦匠等卖力气活儿的。既然清静,就也住进了不少文人墨客或落魄人家。
南城中,有进京赶考,落地的举子。因觉得来回家途太远白白浪费了读书时间,就在南城赁了幽深些的宅院,安心读书;更多的,是前朝重臣的旁支末族,寒门子弟。因老魏家造反成功,勋贵嫡脉被打成阶下囚,或抄家或流放…
那些罪臣的旁系的因隔得远,险险捡回一条命。怕死的,就早早的跑远了,离开京城这是非地;也有不舍京都繁华的,就在南城留了下来——这些人,日久天长,开枝散叶,组成南城的富人圈,是南城大部分税收的由来。
大魏几任帝王都心宽,只要他们安稳度日,不想些乱七八糟的,做些不该做的,并不会为难他们。几十年快百年了,普通百姓罢了。
日复一日,这么三代四代的下来。南城往昔的富户,有变得更富迁往东城的,也有家道中落,又不舍奢靡富贵日子,开始变卖祖产度日的。
子孙出息男,纨绔多不肖。因南城卖的东西都不错,价格也划算,此地便慢慢出现一个会市。南城会市平时人流量就多,后因名气越来越大,明光初年竟组成了南城商会。
南城商会会长姓花,身为女子,却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她生意场上,杀伐决断丝毫不输男儿。花会长上任之初,就下了筹备南城集市的决定。头几年逢初一、十五让底下人可劲儿造势引流,还请来八大胡同的花魁游街献舞。有一次开集,更请得京都花魁之首明大家来弹唱,引得大半个京城的人来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