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那还能白烧了香火咋滴?反正拜了田庄娘娘,俺们那嘎达的老娘们儿,好几年了,生的都是带把儿的!”
“这些人……”麦芽儿每每听到民间又某一处给她建了生祠,就哭笑不得。
自然,有人崇拜她,便有人讨厌她,京中也有不少人酸她的,说什么“福安公主哪配建生祠啊?不过是寻找了一两个土疙瘩,比其他人会种田罢了…又不是农家女,没得做粗了手。她一个贵女,也不知道图什么,成天田间地头的打交道,瓜田李下的,没遮没拦…”
“田庄娘娘”的名头越响亮,背地里的风言风语越难听。但有了番薯,大魏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了,这一点是无人敢反驳的。
……
“七月了,我让人给黎云阿兄备的礼,准备好了吗?”
“都备下来了,这是礼单,您过目。”乐鱼将礼单拿来,给福安公主过眼。
麦芽儿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斟酌着删删减减,又加了一些。去年冬天,南诏王实在撑不住了,于除夕的时候,带着大半个南诏朝廷来捉了黎云回去。一把年纪的人了,老泪纵横,当着满朝官员拉扯独子,说:“”你要不回去,那本王也不走了,南诏也不要了,咱们爷俩儿索性就住在大魏得了!”
黎云想想自己老爹都当朝耍无赖了,是真的挡不住了,才勉勉强强地走的。他走时,两方爹爹把当年的定情信物换了回来。南诏王子黎云与大魏公主麦眠桑的婚约,也就此作罢。
两个小辈是自小的情谊,几年下来,也有真真过命的交情。黎云与麦芽儿,在双方家人的见证下,对月拜了把子,成了义结金兰的兄妹。
南诏王、麦英仁:【买卖不成仁义在,俩孩子做不成夫妻,好歹做了兄妹;也是结个善缘不是?】
“芽芽,从此,你就有十个哥哥了。”黎云望着月光下的麦芽儿感触良多,唏嘘道:“过了年,你就是十三了。是个大姑娘,该定亲了。”
“阿云兄长,你现在说这些干什么…”麦芽儿羞赧地低头,月下的侧颜如云中仙子,带着一层光辉。
“我想说,今生今世,不论嫁给谁,你都一定要幸福。”就算为了我……
后半句话,黎云藏在心里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