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村里忙完了收割稻子、烘干储存,又忙起了下一季水稻的种植。
而知青们因为办学的事,得以空闲下来,以公屋闲置的西三房和西四房为教室,开展其教学活动。
原本作为半劳动力的孩子们被家长们揪着送进了教室。
妇女们手头的活儿更多了,望着来送孩子的婶婶们,夏昭然笑着问:“孩子都送来了,活又多,煮饭送饭怎么办?”
妇女们一听这话,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呗。”
“夏知青,你怎么突然这么问?”
夏昭然笑了笑,“我看那地主婆也跟我一样,缝了针,做不了重活,想让她帮忙给大家煮饭送饭,到时候,我的工资分给她,不需要大家额外掏钱的。”
妇女们一听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难色。
有的皱眉劝道:“夏知青,我们都晓得你人好,但是,老话说得好呀,帮急不帮穷。”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主婆是个苦命人,也是穷苦出身的。但她就那么一个儿子,脑子不好,不会有长进,这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但你不一样,你可是有前途的好知青,这要是帮她,被她缠上了,弄不好一生都毁了。”
“你想想啊,等她干不动了,总要有人管她那个儿子吧?”
那妇人低声说道,
“不是我心歹,我是看着夏知青你心善,年龄又小,作为长辈,好心多嘴一句,你别怪我。”
夏昭然皱紧眉头,点了点头。
妇人说道:“我看呐,这个地主婆说不定要给她儿子物色媳妇了。这农村不像你们城里,要离婚,难呐。”
“你别光想着帮人,到时候把自己搭进去,就完了。”
“她都苦了一辈子了,万一把你当救命稻草,你可怎么办?”
夏昭然一听这话,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