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一边摆弄着一个火锅的物件,一边应声道:“官家请放心,那个地方我知道,半月之后,我自去取蜡丸,当然,没事转到那里,我也会顺便看看。”
赵桓正在教黄蓉火锅做法的时候,孟元老在偏殿中如坐针毡。
他是个心思细腻的士人,越想越害怕,生怕下一刻就有侍卫冲进来拿下自己。
正在这时,赵桓进来了。
赵桓回宫之后,天色已晚,料想今日没有什么大事,就只换了身道袍而已。
孟元老揉揉眼睛,咦?这不是孟兄弟吗?
难道孟兄弟是个道士?赵桓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孟元老脑补一番,确信不疑。
但是…
道士?
孟元老更加惶恐。
赵佶是道长,自己又是他之前极近的小官(修皇陵的),是连上朝都没资格的小官。
自己被官家抓来了,这个道士,说不定就赵佶手下的,二人同时被唤来,分明是在秋后算账。
他越想越慌,惊恐道:“孟兄弟,你怎么也来了?”
赵桓自然不知道孟元老心中的担忧,只是听到这话有些不解:“呵呵,孟老弟此话怎么说?”
“孟兄弟,你是不是和赵佶,就是真道观的道长,很熟?难道你也是从汴京过来的?”
“哈哈哈...”此时,赵桓已经知道孟元老为何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了。
“我啊,和赵佶非常熟悉啊,你不看我穿的是道袍吗?”
“并且,我也是从汴京过来的。”
赵桓似笑非笑,准备捉弄一番这个损友。
孟元老觉得自己的猜测完全是对了,心里更加惊惶:“孟…兄弟,所…来何事?”
“我自己也不知道呢,就是个小太监找到我,说官家传召,于是我就来了。”
孟元老悄悄凑近赵桓耳边:
“孟兄弟啊,小弟有个不好预感,说不定咱俩等会就有性命危险。要不,我们赶紧逃吧?”
孟元老是见识过赵桓身手的,觉得孟兄弟要是想逃,必定能得逃出去。
“为什么要逃?”
“你我都赵佶熟悉,我怕官家...”
孟元老比划出一个砍头的手势,脸上越发惶恐。
“哈哈哈...”赵桓不由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