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皮日休提出的这道经济学原理,也被他起了个名字:资源虹吸定律。
简单解释:优势地位会产生资源聚集的恒强效应。
然后皮日休将自己的理解写成一篇论文:
虹霓饮涧,其势在天。今观盐铁茶马诸事,豪门积势如长虹贯日,而黔首膏血若坠露赴渊,故名「虹吸」。
在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相关社会现象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优势,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个体则会因此变得更加劣势。
这种现象在经济领域尤为明显,资源、权力、财富等都会向强者集中,而弱者则会逐渐被边缘化。这种现象不公平,但却是一种必然趋势。
朝廷的经济政策虽然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但往往也会加剧这种差距。
世家豪族凭借自身的资源和人脉,能够更好地利用政策,而普通百姓则只能望洋兴叹。
而品牌效应、市场竞争等因素,也会进一步推动资源向强者集中。
因而需要国家在某些时段对超强资源结合体进行干预,以防危害百姓和国家。
故虹吸非不可破,需截其势,固国之基,更以星火燎其根......
随后,皮日休将这篇论文呈递给恩师李长河审阅。李长河阅后大为赞赏,并于二月十五日这一天,在三大主流报纸上同步发表。
然而,该论文的社会反响并未如预期般热烈。或许当时的社会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
仅有少数具备金融知识的青年参与讨论,大多数人仍将其视为寻常策论,未予足够重视。
这对原本满怀信心、准备大展宏图的皮日休无疑是一记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