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7章 教育支出专项调查(2 / 2)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首页

因为不管南方还是中部,学生上学其实还是挺方便的,中小学校要不本村,要不在几公里之内,一般不超过十公里。

但是这里不然,这里村子小,还分布广,几十村子加一块,凑不够一千口人,学校一般在乡里,而村子离乡一般都在几十公里开外,有的是直线距离近,但需要过河、绕山路,这样一来距离就拉远了。

所以这里一般都是寄宿制学校,但是寄宿制学校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伙食费,对于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任何一笔小小的支出都是雪上加霜。

实际上这也可以列为减轻农民负担的调查之一,杨辰也懒得找关系去协调,直接跟蔺春林请示,准备把当地列入教育支出对农民负担的专项调查。

蔺春林不太明白杨辰的用意,为什么要节外生枝,但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很快,政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将通知下到了汉平省,然后汉平省一看,是专项调查,那跟全面调查还是有区别的,自然非常重视。

派来一个姓蔡的省教育厅总督学和姓戴的巡视员来配合这项工作,其实都是厅级干部,就按蔡厅长和戴厅长来称呼。

这下那个姓焦的副市长不得不出面了,第一次见面,杨辰对她的印象就不是很好,就见她面容冷峻,不苟言笑,与人对话时姿态略傲,神态中带着疏离感,颧骨较高,看着有点刻薄。

她对厅里来的两位还算尊敬,但对杨辰就有点态度平常了,估计是认为这纯粹是杨辰在多事。

调查先从汇报开始,当地的市教育局汇报了他们的基本情况,焦副市长又代表市里汇报了市里对教育工作的支持。

杨辰一一记录下来。

因为调查需要至少三天的时间,杨辰就让各位领导回去,教育局派人陪同下去就行。

可是省里都不敢放心,更不用说市里了,姓焦的副市长倒是不怕,但按照规则,人家来两个厅级干部,她这个厅级干部就也得陪着。

但她打了个马虎眼,第一天刚一下去,她就借口有事走了,然后第二天没参加,第三天她才又过来了。

但是这样来,她发现杨辰带的人又多了几个,不过她也没有在意,跟着应付式地陪同。

这是一个条件比较艰苦的学校,说是乡中学,实际上条件非常差。

快中午的时候,杨辰直接去了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就是蒸笼,两口锅上,摆着两个竹编大蒸笼,里面是学生带的米饭或者馒头。

菜很少,有也是咸菜,用罐头瓶装着,正在负责蒸饭的两个老师见到一行人过来,立刻手足无措地站到旁边,一句话都不敢说。

杨辰来回看了看,卫生状况还行,营养价值就不用提了,能不饿就不错了。

当地的教育局长赶紧解释道:“我们这所学校的学生,离家都不是太远,只中午在学校吃一顿饭,为了省钱,大部分都自己带饭,所以学校就没有安排食堂,当然了还是我们这里条件太差,以后会逐步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