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5章 借力打力(1 / 2)临安不夜侯首页

第765章 借力打力

乌蒙与叙州两地的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叙州的戎民部落已经处于半开化状态。

因为伐木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来源,而木头砍伐下来是要运出山去才能变成钱的。

所以,叙州戎民的聚居地,相对来说更靠近山外,和汉民打交道也好。

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太好,但此地能设立官府,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而乌蒙地区的七蛮部落,完全是没有官府统治管辖的野蛮生长状态。

无数的部落,如群星一般散落在莽莽丛林之中。

为了聚居地周围的自然资源能够养活部落的百姓,他们的部落不能太大,相距也不能太近……

这种情况下,设立流官政府,把叙州那一套拿过来,是完全不适用的。

叙州已经是个半开化州,杨沅用暴力和金钱,就能加快它转型的过程。

可乌蒙地区不同,所以杨沅也用了完全不同的办法。

杨沅只要把他们的利益和自己牢牢绑在一起,很多事情该出现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主动抢着去做了。

杨沅谋划的是三年、五年、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格局,所以他没有对乌蒙七蛮提出任何要求他们会产生抵触的要求。

杨沅说的只不过就是我有一座金山,我出兵保护,你出人淘金,咱们一块儿发财。

七大鬼头认真琢磨了半天,也没发现其中有任何陷阱,只有数不尽的好处。

这要是不答应,天理不容啊。

所以,响水滩上,杨沅和乌蒙七蛮的大鬼头,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歃血为盟仪式。

篝火燃的半天高,七大鬼头和他们的随从,在酒兴正酣的时候,还手拉着手,绕着篝火跳起了舞。

杨沅、刀妃妃、梵清和凤娘、泰熙也被拉了进去。

杨沅左手牵着泰熙,右手拉着梵清。

几女都擅舞蹈,只有梵清有些忸怩。

她有些放不开,谁拉她也不肯起身跳舞,只是羞笑拒绝,最后还是杨沅把她扯了起来。

次日一早,杨沅就和乌蒙七大鬼头商量好了对付凉山土兵的办法。

由于乌蒙山区太大,以这个时代的侦察效率、行动效率,是很难追着那些同样擅长丛林作战的队伍走的。

所以,杨沅把他的潼川第二军团派了过去。

这些战争疯子的凶悍有目共睹,丛林之中,他们更是杀手之王。

杨沅让乌蒙七部靠近凉山州的三部设卡设隘,封锁道路,截断凉山土兵的退路。

七部大鬼头约束各自部众,执行小范围的坚壁清野,将诸多部落以就近原则进行集中。

短时间的集中生活,虽然会有一定的麻烦,但还捱的过去。

但是对于流窜作战,不敢在一个地方待太久的凉山土兵来说,只靠狩猎,便无法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了。

而杨沅的第二军团,则是负责给予凉山土军致命一击的存在。

他们可以设伏、可以化整为零、可以配合乌蒙七蛮的族兵围歼。

杨沅不打算让这支深入乌蒙境内的土兵队伍回去了。

不过,他也提醒了七蛮首领,如果能抓活的,最好抓活的。

虽然是露天矿,可终究还是有些更艰苦的、也更危险的工作。

俘虏,将会是最适合这一岗位的人。

杨沅话讲完,七大鬼头的眼睛里,就冒出了金钱的符号。

以前他们是不要俘虏的,纯属累赘,他们养不起。

可是现在,不同了……

杨沅把第二军团留在了乌蒙,歃血为盟之后,便启程穿过乌蒙,直奔大理。

此时,东线的杨选已经领兵穿插进入大理国境。

唐朝时候,南诏攻陷播州,唐僖宗派杨端南征,平息了南诏之乱,并镇守于播州。

随着大唐分崩离析,杨氏便自立为主,成为世袭该地的家族政权。

不过,播州杨氏历代家主,对自己还是有着清醒认知的,对于中央政权一向恭驯。

在本来的历史上,后来播州杨氏还曾一度成为大宋在川黔地区抗击元军的主力军。

到了明万历年间,“改土归流”已然是大势所趋,五司七姓与当时的杨氏之主杨应龙交恶,大明王朝又在多线作战,杨应龙的儿子又暴毙于牢狱之中,内外种种原因之下,这才悍然造反。

如今的播州自然不同,且不说杨连高早就在经营和播州杨氏的关系。

如今大宋皇帝以夔州路经略安抚使刘锜锜为副元帅,杨选是刘锜派出来的讨伐不臣的大将,于公于私,他都要全力以赴才是。

西线,乔贞派出的兵马,业已进入大理。

皇帝的旨意是大理启衅在先,务必讨伐不臣。

大宋兴三路大军,兵进大理,讨伐犯上作乱的藩属国。

消息传到大理王城,本就动荡不安的大理国形势,顿时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