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7章 不堪一击(1 / 2)临安不夜侯首页

第767章 不堪一击

凉山州阿勒城有六万人口,兵马则有四千余。

大理国的总人口约有三百万,总兵力约有十万。

所以,阿勒城的有四千兵,在地方上已经算是相当有规模的一个大部落了。

阿勒城的首领是一位部长,也就是县尹。

但是实际上,他们这儿的官,大多数都是军政一把抓的,因为他们就是本地的部落长。

刀部长此次出征,只留了一千部落兵守城,带了足足三千人马,气势恢宏。

他之所以如此冒进,原因很简单:他并不觉得大宋劳师远征,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听说宋军在叙州杀得马湖蛮溃不成“部”,但是同样的消息落在不同的人耳朵里,是会有不同解读的。

有人因此畏惧了宋军,但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刀部长就是不屑一顾的人之一。

乌蒙七蛮与叙州三蛮的力量是半斤八两的,而乌蒙七蛮被凉山土兵打的狼狈不堪。

凉山土兵只不过是驻扎在凉山州边陲地区的几路土兵。

刀部长自认他的精兵良将,战斗力是优于凉山土兵的。

因此推算下来,刀部长大于凉山土兵,凉山土兵大于乌蒙七蛮,乌蒙七蛮等于叙州三蛮。

这样的话,打败了叙州三蛮的宋军,难道就能比他的兵马更厉害吗?

何况,他刀擒虎也是读过兵法的,他可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啊!

因此,刀部长迫不及待地就领兵来了。

他怕被别人抢了先,他要“头啖汤!”

刀擒虎的兵也很兴奋。

因为大理国的士兵出战时是需要自备粮草的,但是他们可以随意抢劫。

抢掠所得要上缴三成,其余皆归个人所有。

所以,这三千部落兵也是兴冲冲而来,他们想要满载而归。

杨沅终于找到了一只可以用来儆猴的鸡,他心里也很高兴。

而且他也想亲自检验一下火器的战斗效果,所以他也兴冲冲地上了前线。

双方在一处开阔带遭遇了。

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

杨沅没把火炮拖来,主要是因为……杀鸡焉用牛刀?

当刀部长遇到了杨抚帅,双方都大为期待这一战。

几乎没怎么排列阵形,刀部长的部落兵就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

而杨沅这边,训练有素的火铳兵已经按照鼓点站位整齐,一排、两排、三排……

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

第一排射毕,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放铳,周而复始轮流齐射。

凭着这种办法,在速度上,它才勉强跟得上弓弩的射击速度。

但是,从训练角度来说,火铳兵的培养可比弓弩手的培养要快太多了。

有了火铳,又有庞大的人口,杨沅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火铳兵。

可是一个合格的弓箭手,他的训练成才最快也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杨沅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火铳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火铳兵来,却无法以同样的速度制造一批批弓箭手出来。

而且杨沅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火器才是未来。

他现在主动推动火器的运用,才能促进火器更快更好的发展。

哪怕它一时间还达不到近代火枪兵的威力,只要能达到明朝神机营的效果,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战争环境里,就足以应付了。

“砰砰砰……”

炒豆般的枪声不绝于耳,手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战场上浓烟滚滚。

好在今天还有风,硝烟消散的快。

杨沅策马高坡,俯瞰着战场,一边观察战斗,一边暗暗分析着。

如果是在广阔平原的战场上,遭遇了大队骑兵,再配备上足够数量的远近程火炮的话,应该也能抵消骑兵集团冲锋的威力。

宋军火器兵原本就对训练步骤滚瓜烂熟了,一共也就那么几步,装铳,换排,射击。

真正能影响他们,让他们手忙脚乱甚至乱了队列的,是心理素质。

但他们在叙州已经打过仗了,而且当时面对的并不是迅疾如风的轻骑兵集团冲锋,他们得到了磨砺意志的最好机会。

从此,他们就成了老兵,一代代新兵将在他们的传承带领下,迅速适应这种战斗模式。

如今经过战争洗礼,他们的心理素质已经大为提高,根本不理会对面的叫喊与疯狂。

他们清楚,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越是冷静,发挥出来的杀伤力才越大。

何况,在他们背后还有六百多名骑兵,正提着马刀跃跃欲试。

排枪激射,光着大脚板、穿着布衣冲锋的阿勒城部落兵顿时遭受了重挫。

尤其是那不绝于耳的射击声,尤其是他们的肉眼看不见子弹,却能被子弹贯穿肉体、射翻在地。

根本接触不到敌人的沮丧尤其强烈。

刀部长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铜锣在后阵急促敲响了,他要收拾残兵,改变战术。

但是,在吓破了胆的部落兵仓惶后撤的时候,大宋的火铳兵迅速集结,竖排站立,让开了一条条的跑道。

后队密集的骑兵便一催胯下马,一举手中刀,嗷嗷叫着冲了出去。

骑兵冲阵,以排山倒海之势,撞进了正在仓惶后退的阿勒部落兵阵营中。

骑兵一往无前地冲过去了,撞开眼前的一切,踢开眼前的一切,砍断眼前的一切。

骑兵所过之处,残肢断壁,血污遍地。

后面,火铳手长长的火铳上面,已经装好了锋利的刺刀。火铳变成了长枪,端着枪的火铳兵在鼓点声中,“嚓嚓嚓”地整齐步伐中向前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