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晨光熹微,金色的光辉如细密的丝线,透过厚重的宫墙,洒在雕龙刻凤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承乾望着扶苏的身影在宫门处渐渐消失,心中一紧,忙转身吩咐道:“快快有请国士范增范老先生,十万火急!”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仿若这宫中的空气都被他的急切点燃。
第二日,天色尚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扶苏身着一袭素色简装,像个隐匿于市井的普通公子,悄然走出寝宫。他轻轻推开宫门,眼前的景象让他脚步一顿。宫门的台阶前,黑压压跪满了朝臣,仿若一片肃穆的黑色海洋。
范增,这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拄着拐杖上前一步,声若洪钟,打破了清晨的寂静:“陛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您这是要弃江山社稷于不顾吗?”他的话语,如同重锤,在空旷的宫门前回荡。
扶苏神色平静,目光柔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缓缓说道:“寡人已然写下诏书,着赢承乾继承皇位,各位爱卿日后务必尽心辅佐,莫负朕望。”
这时,一袭青衫的张良迈着沉稳的步伐上前,脸上带着几分恳切:“陛下正值壮年,我等追随陛下,满心期许在您的带领下共创太平盛世,荣华富贵皆是次要,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他微微躬身,语气中满是诚恳与担忧。
陈平目光流转,看向一旁高大威猛的项羽,道:“国舅爷,您倒是说句话呀!”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催促。
项羽浓眉一皱,向前跨出一大步,声如惊雷:“陛下,您怎能忍心看着我姐姐独守空闺,守那活寡不成?”他双手握拳,脸上写满了不满与焦急。
人群中,许负身形娇小,却灵活地悄悄上前,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威胁:“陛下若执意抛弃我们,往后我们可就不认您这个陛下了!”她仰着头,眼中满是倔强。
扶苏面色一沉,冷声道:“章邯何在?带寡人出城,若有人阻拦,就地拿下!”
章邯应声出列,大步走到扶苏身边,“唰”地一声拔出佩剑,剑身寒光闪烁,仿若一道银色的闪电。
龙且见状,怒目圆睁,大声呵斥:“章邯,你发什么疯?莫要糊涂!”声音里满是愤怒与不解。
许负更是提高了音量,高声喊道:“皇帝陛下怕是一时犯了癔症!英布、季布,两位侯爷何在?”
季布和英布高声应道:“末将在!”声音整齐而洪亮,仿若平地炸响的惊雷。
许负迅速掏出两枚虎符,交到英布和季布手中,神色严肃:“两位将军,立刻封锁宫门,若陛下出了这宫门,拿你们是问!”
英布和季布齐声应道:“末将得令!”随后,带着一队士兵迅速行动起来,脚步声整齐而急促。
扶苏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局势,微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寡人前几日去了巴府,详情各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史官竟将此事记录在册,如此这般,我大秦的颜面何存?”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无奈与愤怒。
陈平站出队列,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拱手道:“陛下,此乃关乎君王名节之事,就交给微臣去办,定不负陛下所托!”
扶苏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明白,今日怕是走不了了。他轻叹一声,转身返回勤政殿。
勤政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桌案上,奏折堆积如山,像一座沉甸甸的小山。值日的太监小心翼翼地将一摞摞奏折放在扶苏面前,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这位心思沉重的帝王。
扶苏坐在案前,手中的朱笔如灵动的游龙,快速地在奏折上批阅着。他一边批阅,一边问身边的太监:“去,吩咐下去,明日卯时开朝会,不得有误。”
太监忙不迭地应了一声,撒脚如飞地去传旨了。勤政殿内,又恢复了寂静,只有扶苏批阅奏折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仿若在诉说着这位帝王对大秦江山的无尽责任与担当 。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笼罩了咸阳宫。勤政殿内烛火摇曳,跳动的火苗将扶苏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照在墙壁上,像是一幅古老而神秘的剪影画。
他放下手中朱笔,揉了揉酸涩的手腕,望着堆积如山却已被他批阅近半的奏折,心中五味杂陈。今日这场“闹剧”,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为帝王,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大秦的根基,想要挣脱这束缚去追寻心中那份自由,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沉稳而有节奏。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黑袍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他微微躬身,轻声道:“陛下,臣陈平求见。”
“进来吧。”扶苏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一贯的沉稳。
陈平快步走进殿内,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到扶苏面前,恭敬地呈上:“陛下,这便是巴府之事的全部记录,臣已将所有可能有损陛下威名的记载尽数销毁,余下的皆已妥善整理,还请陛下过目。”
扶苏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文书。他随意翻了翻,微微点头:“陈卿办事,朕一向放心。此事你处理得很好,只是日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陈平微微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待陈平退下后,扶苏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他深知,今日之事虽暂时平息,但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大乱。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轻声提醒道。
扶苏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太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朕睡不着,你先退下吧。”
小太监不敢多言,连忙退了出去。
扶苏站起身,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阵夜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让他的头脑清醒了许多。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思绪飘远。
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异响,像是有人在屋顶上快速移动。扶苏心中一凛,立刻警觉起来。他悄悄抽出腰间的佩剑,屏住呼吸,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从窗户跃了进来,手中匕首寒光一闪,直刺向扶苏。扶苏反应极快,侧身一闪,同时挥剑抵挡。“铛”的一声,金属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
“刺客!”扶苏大声呼喊,声音在宫殿内回荡。
刺客一击未中,并不恋战,转身便要逃走。然而,还没等他靠近窗户,殿门突然被人撞开,一群侍卫如潮水般涌了进来,将刺客团团围住。
“拿下!”扶苏怒声喝道。
刺客见无路可逃,索性拼起命来,手中匕首挥舞得密不透风,一时间竟与侍卫们僵持不下。
“都给朕住手!”扶苏见状,再次大声喊道。众人纷纷停下动作,刺客也趁机喘了口气。
“你是何人?为何要行刺朕?”扶苏盯着刺客,目光如炬。
刺客冷笑一声:“哼,昏君!你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我今日便是来取你性命,为天下百姓除害!”
“荒谬!”扶苏怒极反笑,“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一心只为大秦百姓谋福祉,何时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了?”
刺客却不为所动:“你与巴寡妇之事,天下皆知,如此荒淫无道,还敢自称明君?”
扶苏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此事竟被传得如此离谱。他正要开口辩解,却见刺客突然口吐鲜血,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不好,他服毒自尽了!”一个侍卫上前查看,惊呼道。
扶苏看着刺客的尸体,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知道,此事背后定有黑手,想要借此机会抹黑他,动摇他的统治。
“将刺客尸体抬下去,彻查此事,务必找出幕后主使!”扶苏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对侍卫们吩咐道。
“遵旨!”侍卫们齐声应道,随后抬起刺客的尸体,退了出去。
勤政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扶苏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满是忧虑。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日子,恐怕更加艰难。
第二日卯时,咸阳宫的钟声准时敲响,悠长的钟声在宫墙间回荡,仿佛在唤醒这座古老宫殿的每一寸土地。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各异,鱼贯进入大殿。
扶苏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他的面容虽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若寒夜中熠熠生辉的星辰。
“众爱卿平身。”扶苏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沉稳而有力。
“谢陛下。”百官整齐跪地,声音回荡在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