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在文帝时候,就已经小有名气。到了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跟随周亚夫作战勇猛,开始进入高层视线。
李广的主要功绩,还是在抗击匈奴中建立的。
在一次巡逻中,由于天色已晚,加上有点小风,士兵隐约看见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马上向李广报告,说草丛里好像有只老虎。
戍边巡逻,本来就是工作游玩一起干。对李广他们来说,巡逻中不耽误打猎。
眼看着转悠了一天,就打了几只兔子什么的,回去还不够塞牙缝呢。
正有点不高兴的李广听说有老虎,立马来了精神。也难怪,一只兔子剥了皮没几斤肉,一只老虎那得顶多少兔子啊!
李广摘下宝雕弓,抽出狼牙箭,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照着那草丛中老虎就是一箭。
等了一会儿没动静,心说不对呀,老虎就是被射中,那也得挣扎,怎么可能没一点动静呢?
几个士兵壮着胆子,那时候也没打火机手电筒的,借着朦胧的月光,到草丛里一看,长出一口气:‘’报告将军,这不是老虎,是一块石头。‘’
说完这士兵转过身,想要把那箭拔出来。可是用尽吃奶的力气,竟然纹丝不动。再仔细一看,箭尖插入大石,竟然有一寸还多。
听士兵这么一说,李广也有点不信,心说我有那么大力气吗,箭尖能射进去那么深。
于是又抽出箭,连射几次,再没能射进石头里。这也许就是情理之中,潜能发挥的结果吧。
这次之后,李广的名声更大。
还有一次跟匈奴打仗,结果李广兵败被俘。匈奴单于早就知道李广,听说活捉了汉朝最有名的将军,立马吩咐,我只要活李广,不要死飞将!好嘛,匈奴单于一着急,把后世曹操对待赵云的话都想起来了。
当时匈奴兵得胜而归,将李广放在两匹马上驮着往回走。李广趴在马上,装做半死不活的样子,实际上已经暗自用力将捆绑的绳索挣开了。
李广看旁边有个匈奴兵,骑了匹好马。乘着对方不注意,在这两匹马上一个腾空飞跃,将那个匈奴兵撞下马来,自己骑上去,拨转马头,往南飞奔。
匈奴兵猝不及防,回过神来赶紧追呀。那匹马上弓箭齐备,李广挽弓搭箭,箭无虚发,一会儿射死好几个,匈奴兵吓得也不敢追了。
您各位想,两匹马之间有一段距离呀,李广竟然能从这边跳到那边,弹跳力惊人呀!由此匈奴称呼李广飞将军。
所以飞将军的称号,并不是中原汉朝起的名字,而是作为对手的匈奴起的。想想能得到敌人的尊重,可是真的不容易。
话说这天朝廷派一个宦官带队,到前线来犒军。
这帮在长安长大的人,没见过戈壁沙漠,那一望无际的荒凉,几乎寸草不生的大漠,偶尔随风而起的沙柱,视野极其开阔的场景令这些人异常的兴奋。
所以这个宦官带着几十号人,不听前线将领的劝阻,就到沙漠里去旅游。
玩的正嗨时候,有个眼尖的太监忙指着前面,说那有三个匈奴人。
带头的宦官一想,老子都半身不遂的人了,这辈子也许再没机会到前线,如今看着三个匈奴人就在眼前,不趁着这个好机会立功,哪还有如此良机啊!假如今天无论是把这三个匈奴人活捉还是砍头,以后在后代跟前,也有吹嘘的资本不是。好嘛,他这一高兴,把自己不会有后代的事都给忘了。
跟着他的这些人也都这么想,我们好几十个,他们就仨人。我们骑马,他们还是步行,怎么看都是稳操胜券,手到擒来。于是摩拳擦掌,向那三个匈奴人围拢过来。
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三个匈奴人不慌不忙,挽弓搭箭,箭无虚发,一箭一个,不一会儿射死十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