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景帝驾崩,武帝继位,非常欣赏司马相如的文采。恰好皇帝身边有个四川的官员,就告诉汉武帝,司马相如并非前朝古人,而是自己的老乡。武帝大喜,即令司马相如进京觐见。
得到皇上欣赏,名利都有了,也就再不用看着卓老头脸色行事了。
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后来有人编写了续集。说是司马相如见异思迁,当了大官后想换老婆,给卓文君捎了封信。
卓文君满心欢喜的打开,结果一张纸就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稍微思索片刻,就明白了唯独缺少亿,意思就是没了回忆。
卓文君回了首诗: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其中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至今被许多人引用。
据说司马相如看了这首诗,羞愧的脸比关羽还红。不过也就此打消了娶妾的念头,和卓文君白头偕老。
至于后面这段真假,咱不去讨论他。主要是司马相如通过酒和琴,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两人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追求真爱的楷模。
汉武帝时期,用人才辈出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和司马相如东方朔一个辈分同一时代的,还有个外交家张骞。
张骞任大汉外交部长时候,首次打通了和西域诸国的联络,使得汉朝影响力大大提升。不过,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敌占区的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一个不小心,小命难保啊!
这不,张骞第一次西行,带了一百多人,刚踏入匈奴地界,就被人家逮着了。
好在匈奴并没有杀他们,而是想着消磨意志,让他们投降。
人嘛,有时候就得有个轴脾气。张骞他们被匈奴关押了整整十年,没一个投降的。第十年头上,趁着看守睡觉,一帮人偷偷跑了。
您想啊,由于是偷跑的,各项准备做的都不足,水干粮啥的没几天就消耗完了。
自驾到过内蒙新疆的朋友都知道,现在人口比汉朝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依然能几百公里还看不到个村庄。并且现在是柏油马路,顺着道往前开就行了。那时候不但没有高速公路,甚至路都没有。各位想想,茫茫戈壁滩上,白天顶着烈日,晚上听着狼嚎,那日子简直不要太苦啊!
历尽千辛万苦,一行人靠着向导堂邑父箭法好,今打几只鸟,明猎两匹狼,茹毛饮血的,终于来到大宛国。
大宛国王听手下报告,说汉使来朝,激动的差点从宝座上跌下来。为啥这么激动?只因为早就听说汉朝物产丰富,地域极广,想要结交,却因为中间隔着个匈奴,没地方找去。
赶紧让进来见见吧。
等看到张骞进来,大宛国王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衣服褴褛的都盖不住肉,身上那个味道比狐狸还骚,这哪里像个大使啊,分明连要饭的都不如。
张骞进来行礼:‘’大汉朝使臣张骞,见过大宛国王陛下。‘’
大宛国王得问呀,你怎么穿成这样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