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怀帝被杀后,在建康镇守的琅琊王司马睿称晋王。等晋愍帝被杀,南方这些人看西晋已经没了盼头,又想做开国元勋,就撺掇司马睿登基称帝。司马睿装模作样谦让几次,也就不再装,东晋正式开始。
推动司马睿登基最大的积极分子,就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琅琊王氏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当时就有王导,王敦,和前面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以及后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正是琅琊王氏的影响力,才让江南氏族大户逐渐承认了晋元帝司马睿,可以说没有王导的强力推动,就没有东晋小朝廷。由此可以想到,在司马睿的心中,对王家可以说是既感激又害怕。
而王导,正是琅琊王氏的领头王。
所以讨好了王导,起码能把王家的人拉拢一大半。
于是就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故事发生。
且说晋元帝司马睿在南京登基,五胡乱华时候衣冠南渡跑过来的,觉得心里又有了主心骨,又看到地方豪强势力也都归附,感觉到这才是华夏正统。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汉族并且有明显脉络痕迹的,才能算做正统。比如说三国刘备,他就不被史学界承认,因为他是自己称帝,不符合体制。毕竟曹操手里还攥着个汉献帝呢,你就自己搞僭越,大逆不道啊。
北方的那帮子司马,死走逃亡都看不到了,南方相对稳定一些,又是经过豪强氏族推荐,官员评议选出来的,所以才算正宗。
其实能说得上话的,无一不是有钱有权有势的。因为普通老百姓经过连年战争,吃喝都保证不了,想跑路也跑不动。能衣冠南渡的,您想都是什么人吧!
其实司马睿并非司马家正宗血统。据说司马懿曾经算了一卦,司马家将来会被姓牛的替代。于是司马懿把当时一个叫牛金的给弄死了,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
没想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瑾有个小老婆夏氏,风流成性,来者不拒。夏氏跟府里一个干杂活的农民工牛金通奸,生下了司马睿。哎呀,说到这里,不由想起了秦始皇吕不韦,和春申君楚幽王,这故事简直是是量身定做的一般。
登基称帝,除了封官许愿,还得大宴群臣,举行酒会。
看看时间到了,酒宴马上开始时候,晋元帝迈着方步进入宴会厅,在属于他的位置坐下。
待大家都安静下来,晋元帝屁股往一边挪了挪,对着王导喊:‘’丞相过来。‘’
皇上叫呢,王导赶紧近前几步。
司马睿站起来拉住王导,指着自己旁边,道:‘’仲父坐。‘’
突如其来的举动,把王导吓一跳。
君是君臣是臣,不是自己的位置,肯定不敢坐。王导立马退后,扑通跪倒在地,连说不敢,不敢。
其实东晋一开始,司马睿就没什么权力。朝政大事基本上在王导手中,只不过王导这人没太大野心,做事也不过分。
但是王导的堂弟王敦可就不一样了,军事大权在王敦手里,一句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说所有跟部队军事有关的,全部由他决断。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