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轻轻叹了口气,起身走到萧之航面前,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亲手递给他起:“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也明白你为何而来,更知道你来争这个征缅主帅的目的,可朕觉得此人比你更合适接任主帅一职。”从萧之航的奏折出现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自己这个伴读动的心思,所以他便直接将其想法点破,不给人再争取的机会 。
“皇上,这……”萧之航看着手中的明黄的圣旨不知如何再说下去。他何尝不知道如今的情况若是萧风能够接替傅恒扛起征缅主帅的大旗,凯旋之日,便是萧风名垂青史之时。可如果打输了,后果不堪设想。乾隆如何处置不得力的将领他最为清楚,即便富贵险中求,可他作为父亲,又怎能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冒这样的险?没错,他是报了一死之心回的京,如果他领兵出征,打赢了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打输了,用不着乾隆赐死他,他直接自刎谢罪,也算是留住武将的气节。
乾隆拍了拍萧之航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此次征缅,萧风的表现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其颇具军事才能,思虑周全,处事果决,朕相信他能够担此重任。再者,朕也有意借此机会锻炼锻炼他,让他日后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萧之航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乾隆的决定不可更改,只能恭敬地回答道:“皇上圣明,臣遵旨。”说罢便准备告退返回江宁。
“朕知道你担心萧风,既然来了京城,那便多待些日子,前线战报你也能第一时间知晓。”乾隆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况且云儿也很想你,你就不想云儿吗?还有南巡时没跟去的永琰,这小子有几分你年幼时的样子!”
萧之航眼见推脱不掉,只得无奈的接旨谢恩:“臣遵旨!”
“朕一早让人给你备好了寿眉,坐下尝尝看,朕让小路子去接云儿和永琰去了。”事情尘埃落定后,乾隆指着桌上萧之航进殿前奉茶宫女备好的茶盏说道。
……
云南清军大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感念傅恒病重,同意免去其征缅主帅之职,回京休养。即日起萧风接任大清征缅总指挥,云贵总督,领兵部尚书衔,右都御史衔,节制云贵川三省驻军大权,钦此!”
“臣等接旨!”
“傅大人,奴才奉旨备了马车,两位小常太医也都随着奴才来了前线,请大人上车。”萧风和传旨小太监将傅恒搀扶起来。
“臣叩谢皇上圣恩!”傅恒向北而拜后,并未随着小太监走出大帐,转言道,“还请公公回禀皇上,傅恒戎马一生,岂有大战在即临阵脱逃之理?我早已让人备了口棺材,不破缅甸,誓不回朝。”
傅恒的话掷地有声,让小太监面露难色,他看看傅恒,又看看一旁的萧风,不知如何决断。
“依本王看若是此时让傅六叔回京养病,只怕适得其反!”永琪在一旁开口道。
“荣王爷!若是万岁爷知道您身受重伤,也会勒令您回京的!”小太监急切地说,他进帐时见到永琪坐在轮椅上,只觉得眼前一黑,战报里从未提及过永琪重伤之事。
“萧风和常太医医术高超,本王已然大好了,回京后无需向皇阿玛禀报此事!”永琪也并不打算回京,眼看局面优势在我,他也不想有始无终。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目光坚定地望向萧风,似乎在寻求支持。
萧风见状,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他走到小太监身边,低声耳语:“公公,您看傅大人和荣王爷都如此说了,怕是想把两人劝回去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样,您在禀报此事之时,将荣郡王受伤的消息也如实回禀给皇上吧。”
“这……”眼前这些人都是自己开罪不起的,小太监点点头妥协,之后,在萧风的陪同下,他缓缓走出大帐,准备返回京城。临行前,他停下脚步,转身对萧风道:“萧大人留步,奴才恭祝萧大人凯旋!另外,萧总督也已在京中,等待大人胜利班师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