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洛跟父母的通话从来不超过一分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明明有很多话想对父母说,但一旦真正说起话来,却又不知怎么说出口。他想,这也许是因为自己从小就没跟父母生活在一起造成的。他总感觉自己跟父母亲之间有一层隔阂,这层隔阂让他跟父母之间相敬如宾,换言之,就是谁都不跟对方说心里话。父母跟孩子之间,本应该是最亲密的,但张洛却不然。虽然十几年来,他早已习惯这种隔阂,但他始终觉得,这是他与父母之间的一道巨大的障碍,他很想将他消除,可现在还不是时候。
“去吃饭吗?”
刘平一句话将张洛从冥想拉回现实。
“不去了,你自己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好的,我先走了。”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刘平已经完全掌握张洛的脾气与性格。他知道张洛有点多愁善感,甚至有时会突然表现为严重的孤僻症状。
关于张洛复读期间的放假生活,我们就写这么多吧。他每个不回家的假期,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总逃不过那四个字--英雄联盟。
……
记录本。
张洛洗完澡没有去吃饭,而是独自一人回到教室,掏出一个本子开始写东西。
张洛有着一个厚厚的本子,我们前面提到过,是他用来写心里的话用的。这种记录习惯最适合内心孤独的人。本子的最后一页,是一个高考倒计时时间表,上面画满了勾和叉,那是张洛给自己的评价,一天结束后,如果他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满意,就画一个勾,不满意则画叉。
整个复读期间,他竟然写满了这个本子。为了让读者了解张洛整个复读期间的心里活动,我觉得有必要将一部分内容写出来。
“我来到射中来弥补以前的过错,来忏悔。我到这里来完成我未灭的梦想。我到这里来忍辱负重,来吃苦,来流汗,我将毫无条件地吞没一切怨言,我只有背负一切踏上艰难地征程。带着深重的负罪感,我复读了。”
这是张洛记录本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他报名的第一天写下的话。
“我的初恋,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暗恋,在别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中伤着自己。”
“杨老师告诉我人要为了快乐而活着,要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要有追求,人就是在追逐美丽的梦想中活着的。看来我以前太傻了,竟堕入了黑暗的思想中。思想的转变是最珍贵的事情,是人生转途的巨大收获。我对杨老师深信不疑,我无比坚信我的未来,我能想象明年的今天我灿烂的微笑。”
“没有弱者的接受,就没有强者的给予;没有绝望的悲伤,就不懂兴奋的喜悦;没有黑暗的邪恶,就不存在光明的正义。世上的一切,没有负面的衬托,就不会有真正的美好。真善美源于假恶丑,好坏同存,我们的目光不能总看到光辉的一面。”
这一段话或许是因为碰到那个乞丐而写。
“我的每一步举动,都要对得起烈日下工作的父亲和母亲。当我退缩的时候,想想父母满怀期待的眼光。我发誓,我会用我的生命,哪怕一息尚存,也要奋战到底。我要做父母引以为豪的阳光,我要照亮他们在黑夜里期盼已久的眼睛。”
“她走了,仿佛在我的生命中死去。淡淡的微风中固执地牵扯着一丝怀念,停不下,也吹不走,就这样悬在我的心中。”
那个她,是张洛之前暗恋的一个女孩,她考上了大学。
“我为高三那一年的错误思想与荒唐行为,已经受到了最好的惩罚。”
“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傻子似的,在我的记忆之中。”
“吃苦算什么,我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来干这个的。”
“我可不是什么好学生,我只是不想成绩太糟糕。”
“坐在这里的每位同学,都是去年实实在在的失败者,包括我自己。”
“不要忘记自己的耻辱,身处射中的每一刻,就是掉在耻辱的泥潭里,我觉不允许人生的第二次失败。”
通过这些话,我们不难看出,张洛现在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一面不停地否认自己,又一面不断地为自己鼓励打气。张洛就这样长期不停地被两种情绪交替支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