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组同此安排。
甲乙二组各自进行淘汰比赛。
一组参赛队伍决出第一名之前不同另一组的队伍比赛。
甲组第一名和乙组第一名决出本次团体比赛的冠亚军。
甲组第2名和乙组第2名决出本次团体比赛的季军。
比赛设个人赛冠亚军,由甲乙组前二名代表队各出1人参加比赛。
甲组第1名的选手和乙组第2名的选手比赛;
乙组第1名的选手和甲组第2名的选手比赛;
比赛胜者再争夺个人冠军和亚军;没有第3名。
每场比赛判定胜负的标准,是由四个裁判在4米见方的赛场四面判分,打倒对方判为3分,全场双方都没有打倒对方,以拳、脚、肩胯、肘膝、头部击中对方多者为胜。
4个裁判的打分相加取平均值为最终分数。
比赛规定:后脑和裆部是不能打击的部位,主动击打者直接判负;间接击打者扣1分。
比赛期间,不能恶意把对手打伤,恶意伤人者取消个人比赛资格。
一个队连续恶意伤他方两人者,取消全队比赛资格。
举行中国功夫大赛,比赛时的裁判由每个门派出一个人担当,共计有28名裁判。
武协派2名裁判参加,共计30名裁判。
总裁判长由武术协会派人担当,负责安排每场比赛的裁判人选。
为了保证裁判的公开、公平、公正。
比赛时,甲组队出的裁判只能参加乙组裁判工作,乙组队的裁判只能参加甲组裁判工作。
决赛阶段去掉两个比赛门派的裁判,其他人用抽签决定上场裁判人选。
比赛设裁判委员会由各派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协调各种裁判纠纷,副总裁判长由京城武术协会会长担当,市体委的人当总裁判长,裁判委员会有纠纷的最终裁定权。
比赛时间为每周六、日全天。
赛场规定,每个队安排3名队员参赛。
每人每场比赛3分钟,间隔10分钟;
3局2胜以上的队伍为出线队。
每场比赛当天报参赛3个队员名单,比赛开始不可以中途换人参加比赛。
每天2个场地同时举行比赛;
每个场地上午由甲组4个队伍分2个场地比赛,出线2个队。
下午由乙组4个队伍分2个场地比赛,出线2个队。
下周,比赛胜者再捉对厮杀,直至决出小组前两名。
决赛阶段,比赛按照上述原则,另行组织比赛。
当天决出冠、亚、季军的名次。
这是十三势门派第一次公开参加比赛,十一期间,大师兄李天秀叫来全部师弟商量对策。
大家最后决定裁判由头脑灵活的二师兄齐云天承担;也是由于他快退休,时间比较充裕。
教练由大师兄李天秀和五师兄黄佐民负责,三师兄蒋祖耀和四师兄王鑫辅佐,组成教练组。
冷啸天的工作太忙,他答应如果本队进入前四,他会抽时间前来助力。
参赛成员由李天秀的徒弟们组成,教练组选出了马振宇、钱宇亮、方卫东为主力,靳东明、穆国栋为替补。
为了纪念师爷,参赛队伍起名飞逸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