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片就上亿?
简直疯了!
这样的荣誉,岂能让一个毛头小子轻易夺走?
啪!
吴雪绒气冲冲的把报纸拍在桌上,平日的好形象都没法保持了,一脸愤慨难以抑制:“这些人,净胡说!”
吴楷文斜着瞄了一眼文章内容,标题虽说的是保护青年文艺创作者,内容却是说某些年轻导演爱出风头,需要冷静冷静,多听前辈的话,多做沉淀。
甚至《甲方乙方》那边都在内涵《疯狂的石头》,说什么有政治任务做保障,票房算不得数。
呵呵,特喵你的《甲方乙方》就没拷贝保障的待遇?
现在的小刚还没进化成钢炮,这种小学生水准的骂战,吴楷文都懒得搭理。
他伸手拍拍老妈的手背,宽慰道:“说就说呗,嘴长在别人脸上,拍戏又拍不过,让人说两句也没什么。”
“呵,你倒是宽心”吴雪绒拍掉儿子的手,余气未消的说:“都是文化口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些人怎么就那么下贱!”
其实也不怪吴雪绒会生气,90年代报纸这类公众媒体的公信力还非常过硬,一个不慎就会身败名裂。
吴楷文依旧乐呵,甚至拿自己开玩笑:“这不钱闹的吗,1个亿票房啊,谁不眼红呢。电影局正开会研究如何拍好商业片呢,而我这个正主却没被叫上,是该清静清静。”
“啊?”
吴雪绒的反应倒是快:“你说,这是有人特意宣传的?”
吴楷文笑着说:“电影局,广电,甚至文化宣传口的,谁不拿这当政绩。不过这部电影他们都是出了大力气的,所以拿去当吉祥物向上头表功,我也就认了。这触及到其他一些人的利益,他们不好说政府部门,那就只能拿我出出气,咱已经落了实惠,让人说两句也没什么。”
吴雪绒出神的看着儿子,这成熟的速度也忒可怕了。
不过这样更好,沉得住,能吃眼前亏,将来一定走得更远。
低头把报纸捡起来,吴雪绒看着上边的数字,稍稍有些感慨,最后忍不住低声问:“小文呐,你拍这电影,真赚那么多钱?”
“照现在这样子,广电似乎还真想借机一把破纪录,1亿还真有可能,到时能分一千多万,大差不差吧”吴楷文坦率的承认了,都还没自己专辑赚得多。
票房分账是直接打进公司账户的,税率是35%。做唱片的时候还没开公司,所以分红打到个人账户,最高税率45%,即便如此,还是专辑赚得多。
当然,这跟电影市场以及所占比例有关系,未来无论影响力还是吸金程度,都是电影占大头。
话说回来,《22》那张专辑还真就在年前破400万张了,有MV的DVD和VCD续了一波血,现在销售热度已经下来了,加上很多歌手年底发片,日销量就一两千。
分红得分好几批打过来,上一次是150万的,农历新年之后是300万的,到明年三月左右是400万的,再往后的销量就按年结了。
吴雪绒愣了好一会才勉强接受自家一下就有了千万资产,末了她又问:“那你电影里写的,会是真的吗?”
嗯?
吴楷文也愣了下,没想到老妈会提这茬,一下子不知道她问的是哪个方面。
笃笃笃!
就在这时,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母子俩对视一眼,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七波了,都是来打招呼的,全是平日认识但交情不算太深的人。
都是报纸上那1亿惹的祸。
吴雪绒站起来,小声对儿子说:“等你拿了钱,就在外头找找房子,省得都来这烦你。”
吴楷文挤出一张笑脸,跟老妈一起应付客人,心中十分赞同老妈的想法。
嗯,是该搬出去了。
吴楷文对院子啊、地皮啊也颇有些喜好,除了生活需求之外,还有重生的捡漏情结。
不囤地、不买房,哪还好意思叫重生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