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世界都不认为发电的能源可以开发出火力以外的种类,但大金内部的那些人不免希望他们有更大的机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也就是核电厂失败的结果。
”所以找些人来给建设中的核能发电厂添麻烦,就成为这段时间里头,核电厂厂区不为人知的一大困扰。
”也因此,我父亲才拜托蔡市长,又找了朝廷那位军机大臣,同意让军队的人担任厂区的守卫。条件是这一支警卫连的薪饷、需求,要核电厂来筹措,透过朝廷军部发放。”
听完大段条理清晰的说明,游白笙也就知道这座核电厂不光是大金科技能力上的一个体现,更成为某些政治势力角力的一个场所。
不过他就是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没必要,也没资格搅和在那个漩涡里头。今天会过来,其实是捧林文理这个小老弟的场。
他身为大金国际船运第一人,这个身份或许在那些大买办眼里不算什么,但好歹也算个头脸人物。给一个战友、一个乡亲捧场,旁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只是当他将车开抵停车场时,意外地发现已经到达的车辆十分多。搞不好比整个汉津市登记的车辆都还要多。他不禁好奇问道:”怎么这么多人?我还以为会冷场呢。”
但等到他停好车,下车一看,顿时就明白了自己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了。有很多白皮肤、红发、棕发、金发、白发的洋人,三三两两,或成群,散布在停车场不远处的一座大棚架下。
大棚架下是一个西式自助餐会的会场,各式各样的珍馐就摆放在桌上。只要有谁对某样食物感兴趣,自然有人服务到位。假如对于站着吃不习惯,会场的一旁也有大排长桌可以坐下享用。
然而认真吃东西的,就只有那些东方脸孔的人。来自西方世界的客人们,不知道是怕被毒死还是吃不惯,又或是他们讨论的事情真那么重要,没多少人把心思放在食物上。
尽管邀请函上的主要客人是李二苟和游白笙,但一进入核电厂厂区后,苏茵这个小姑娘就像主人家一样,走在最前头,领着所有的人。
看着苏家千金这副作派,李二苟当然不可能轻轻放过。他笑道:”大小姐呀,看妳的模样,没少来吧。把这里当你家后院逛了?”
”没少来是真的。”苏茵不以为意地说着。同时指着不远处,那不知道该不该用’烟囱’来指称的超大建筑体,说:
”这里几乎都是咱家营造公司盖的,从规划开始,差不多七八年的时间。在盖那座冷却塔的时候,我可是来看过的。之后陆陆续续也有来,不过大多是跟着父亲来视察的。”
游白笙讶道:”有花那么久的时间吗?我记得这里不是才盖了三四年而已?”
苏茵答道:”那是实际动土的建造时间。要是算进规划、征收,以及做预算、完善理论等安排,可以说当初钢铁厂出钢水后,这些工作就开始铺陈了。”
”居然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游白笙惊讶地说着。
他虽然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特别是苏家的动作。但后者在这几年可说是用腾飞的姿态不断发展。他因为行船的关系,断断续续收集消息,可是还有许多细节被遗漏了。
不过酝酿时间那么长,他也就有些理解眼前的画面了。不由得说道:”难怪那些洋人记者来了那么多人。”
”洋人记者?老游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擅长观察人事物的李二苟,遇到这知识盲区,好奇地问道。
之所以分辨得出来,当然是因为游白笙和这些洋人的接触,比李二苟多得多。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指点说道:
”洋人虽然都是穿着衬衫、西装的,但就跟咱们的人穿长袍马褂一样,还是能从服装的面料,以及人的精气神上,分辨出这个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子弟。
”你看这些洋人虽然穿着的西装没打补丁,没破没烂的,但有些人身上的衣服还是起毛球了。料子没有什么光泽可言,灰扑扑的。
”大多数好料子就跟咱们的丝绸一样,是有光泽的。这一点很好分辨。当然,最主要还是从他们身上的配件看出来。
”手表、皮鞋,一个洋人富不富贵,看这两样最明显。而他们不是没戴表,鞋也破破烂烂的,明显走的路多,哪有这样的富贵人家。
”要说最能证明他们身份的,还是大多数人胸前都挂着一台大相机。这玩意儿,富贵人家会用,但用更多的还是记者这个职业的人。”
李二苟接口说道:”然后从核电厂的热闹性质来看,能够参加启用仪式上的富贵人家,顶多就是跟苏家交好的那些人来捧场。洋人会来的,也就只剩记者了。对吧。”
游白笙举了根大拇指,说:”没错,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