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 “包子店(改)!”(1 / 2)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首页

第535章 “包子店改!”

刘之野夫妻俩觉得女儿的对象第一上门,这可是个“家庭的大事件”!

既是夫妻俩第一次见“未来女婿”,也是钟兴国第一次接受这个“家庭考验”的时候。

刘之野觉得作为长辈,接待“未来女婿”既要热情又要有分寸,让对方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风度与智慧。

他身为人父,还是这辈子加上上辈子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

不过刘之野曾经也有过“毛脚女婿”初上门的经验,照葫芦画瓢。

钟兴国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刘之野看着他,微微一笑,道:“小钟啊,在这家里,我可不是什么领导,我只是淑贤的父亲,你就喊我刘叔吧,别那么拘束。”

“好的,刘叔!”钟兴国点头应道,同时忐忑地点了点头。

刘之野倒是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上来就追问钟兴国家里是哪儿的,都有哪些人之类的问题,而是颇为平和地问道:“能和我讲讲,你和淑贤是怎么相识的吗?”

钟兴国心道:“来了,来了……”,然后他慢慢说起四年前的故事:“当时,我刚从南疆回来,要回家探亲,顺便去探望一下在燕大读书的弟弟……”

刘之野听闻后,双目一亮,说道:“哟,你竟还有个弟弟,而且是恢复高考后燕大的高材生,你父母真是厉害啊,能将你们兄弟俩都培养成人才,这可不简单!”

“那你父母身体都还好吧,家里情况如何…”

“刘叔,甘姨,实不相瞒,我家农村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当年家里贫困,我们兄弟俩只有一人能上大学,我弟弟学习比我优秀,他去了燕大,而我则选择了参军……”钟兴国缓缓讲述着。

“这我清楚,想当初啊,小钟这个大学生来当兵,在我们军区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呢……”刘之野面带笑容,转头向甘凝说道。

甘凝微笑着回应:“那小钟确实也很出色,虽说没能去上大学,但在部队立功后考上了军校,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营级干部了.”

起初,甘凝对他们的事是反对的。

然而,当她逐步了解了钟兴国的状况后,态度却发生了转变,渐渐满意起来。

钟兴国是山村出来的,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个家庭竟然培养出了两名出色的大学生,着实不简单。

其中一个从燕大毕业,顺利进入了某部工作;另一个则成为了军官。

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也是老实本分有上进心的。

聊了一会儿,了解钟兴国的家庭情况后。

这夫妻俩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满意。

刘之野看着钟兴国,先是严肃了一会儿,随后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知道你在部队里表现得很好,工作上我不多说了,现在我把女儿交给你,希望你能对她负责。”

钟兴国站得笔直,郑重地敬了个军礼,大声回答:“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对待小贤!”

刘之野爽朗一笑,愉悦地说:“好,开饭,咱边吃边谈!”

接着,他看向钟兴国问道:“小钟,你会喝酒不?”

未来老丈人都这么问了,即便钟兴国酒量不佳,也只得硬着头皮应道:“能喝。”

一旁的刘淑贤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角,低声提醒:“我跟你说别逞强,我爸喝酒可厉害,没人比得过他。”

“爸,钟兴国他不能喝酒,你可别灌他!”

他对自家女儿无可奈何,便将怒火撒向了钟兴国,“小钟啊,身为军人,哪能不会喝酒呢,我这儿有几瓶内供,咱今天就把它们解决掉!”

就在这时,刘铁林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哟!有好酒咋不叫我呢,哥你可不地道啊!”

刘铁林满脸带笑地打着招呼:“哥!嫂子!”

“哎,铁林来了!”甘凝起身迎接。

刘淑贤一瞅见叔叔刘铁林,忙拉起钟兴国起身,介绍说:“二叔,您来了,这是我对象钟兴国。”

钟兴国见她二叔颇具威严,暗自思忖此人非等闲之辈,赶忙问候:“叔叔好!”

刘铁林微微点头:“是小钟啊,欢迎!”

刘之野面带笑容说道:“你来得正好,宴席正要开始,一起吃个饭吧。”

刘铁林没跟他哥见外,大大咧咧地坐在了钟兴国边上。

“哥,我只吃饭不喝酒,最近在忙一个大案子,下午还得回去。”

钟兴国在一旁发问:“二叔是公安?”

刘淑贤轻点下头,轻声应道:“嗯,我二叔如今在市局……”

钟兴国心里猛地一沉,暗自思忖,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啊?

“我今后该不会是要吃软饭吧?”

刘之野眉头紧蹙,“啥案子,还得你亲自去?”他曾在这系统待过几年,对其中的门道颇为了解。

刘铁林叹息一声,“哎,你们可曾听过西d发生一件大案……”

一旁的刘淑贤身为记者,对这类重大新闻事件极为感兴趣,忙道:“哎呀,二叔,您快给我们讲讲,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案子!”

甘凝一听“.包子”心下就范恶心,“正吃饭呢,你们就不能说点别的啊?

刘铁林赶紧道:“对对,等吃完饭咱们再说,否则这饭谁也甭吃了!”

吃完饭后,刘淑贤急切地让二叔讲讲那案子。

案子即将结案,保密要求没那么严格了,刘铁林便挑着能讲的内容说了一番。

原来这事还得从刘铁林的一名老部下郭开来说起……

改开后在西单有一家特别好吃的包子铺,

“老板,你家肉包子味道真特别,太好吃了!”

去吃过的顾客都赞不绝口,小店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在西d这个繁华的地段,郭开来的家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避风港,而他本人,则是这片区域里备受尊敬的法医专家。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街道时,老郭的生活便开始了他的独特节奏。

这天,老郭的妻子因为单位里有紧急的早会需要参加,便温柔地叮嘱他自行解决早餐,随后便匆匆出了门。

对于这样的安排,老郭早已习以为常,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回想起自己刚成为法医的那几年,老郭的早餐时光总是充满了挑战。

那会儿的他,面对着解剖室里刺鼻的尸臭,即便是再美味的早餐也难以入口,常常是勉强吃几口便作罢。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老郭逐渐习惯了这份工作的特殊性,甚至能在解剖室旁,就着那股独特的气味,悠闲地享用早餐。

这天早上,老郭听说附近有一家包子铺,其名声之响亮,几乎传遍了整个西单。

于是,他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尝这传说中的美味。

清晨的街道还未完全苏醒,但包子铺前已经排起了长龙。

看到这一幕,老郭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来错地方。

他站在队伍的末尾,耐心地等待着。

期间,他听到了前面两位大爷的对话。

其中一位大爷好奇地问另一位:“老王啊,我见你天天都来这家包子铺,这包子真有那么好吃吗?”

老王听后哈哈大笑,满脸自豪地说:“我孙子的口味可挑剔了,但他唯独对这家包子情有独钟。

说实话,这家的包子皮薄馅大,味道鲜美,确实值得一试。”

听到这里,老郭对这家包子铺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他想象着那热气腾腾的包子,外皮松软,内馅鲜美多汁,不禁咽了咽口水。

终于轮到老郭了。他走到柜台前,对老板说道:“来两个肉包子。”

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说:“大哥看着面生啊,是第一次来我们家吃吧?要是觉得好吃的话,欢迎下次再来啊!”

老郭今天是一大早就匆匆出门,肚子里空荡荡的,只想着快点到单位,好拿出他藏在包里的美味——西d包子铺的包子。

他强忍着饥饿,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份早餐,生怕在路上就被馋虫给诱惑了。

到了单位,老郭刚坐下,他的徒弟小李就凑了过来,眼睛一亮,指着老黄手里的包子说:“师傅,您也爱吃西单那家包子啊?我每次都得等到休息的时候,偷偷溜出去买,生怕被领导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