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芬芳乍起,闻香而至
天色渐渐暗,夕阳余晖温柔地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将宫殿群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奉天殿内,为迎接京军凯旋所设的庆功宴,正紧锣密鼓地布置着。
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尊贵与喜庆。
宫门两侧,高大的宫灯已被点亮,灯罩上精美的图案在夕阳映照下打在地上,散发出柔和温暖的光芒。
一众朝臣穿着各式官服,说说笑笑,从各自衙门离开,步入皇宫。
六部九卿们步伐沉稳,脸色平静,
此等节目他们见得多了,心中想的还是衙门中的诸多事情。
但他们身后跟着的诸多官员则不同。
因为西平侯的回归,陛下龙颜大悦,
特意吩咐礼部将一些六部衙门中用心做事的官员也带上。
他们就要高兴许多,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走起路来都飘飘欲仙。
不仅是能够参加今晚的庆功宴,还是礼部以及朝廷对自己的一份认可!
工部郎中李至刚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已经连续工作了三日,大脑几乎要转不动了。
但他此刻依旧是精神抖擞,满目红光,
走起路来大开大合,长长的袖袍左甩右甩,六亲不认。
好在一旁的工部官员都萎靡不振,懒得与他计较。
工部尚书秦逵走在最前方,脑袋微侧,
看着李至刚这副嚣张模样,微微叹了口气,低喝一声:
“稳重一些!”
李至刚这才收敛少许,转而提着袖子快走两步,来到秦逵侧后方,兴冲冲地说道:
“大人,您还别说,贵的东西就是好啊。
那普洱茶下官喝了精神抖擞,还能再战个三天三夜。”
秦逵面露无奈,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李至刚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开口:
“大人,这普洱茶这么好,下官能不能多拿一些。”
“拿那么多作甚!”
“下官与谢春雨是好友,他现在在陛下身旁当差,每日辛苦万分,下官准备送给他一些,
若是日后有什么消息,下官也好打探一二。”
秦逵眼神平静:“你不是拿过了吗?还拿?”
“呃!”
李至刚脸色僵住。
“再者,普洱茶不值钱,是陆云逸胡吹。
普洱茶在京城别无二家,他说多少就是多少。”
“啊?”
李至刚惊呆了,人居然可以厚颜无耻到这种地步!
不过他马上就兴奋起来,眼睛发亮:
“部堂大人,现在咱们工部也有了,那更要送一些,到时就说它值黄金千两!”
秦逵脚步一顿!
“李至刚!你当务之急不是去钻营,
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将商行建起来,速度要快,质量要好!”
浓郁的官威扑面而来。
李至刚一个哆嗦,连忙意识到自己有些飘飘然了,开口补救:
“部堂大人,下官遵命,从明日起,
下官就开始操持此事,绝不懈怠,到时候下官就住在工地上。”
“嗯。”
秦逵点了点头,对于李至刚的办事能力,他不怀疑。
这时,新任户部尚书杨靖越过诸多人群,径直朝着秦逵走来。
他身材高大消瘦,胡须很长,脸上带着阵阵锐利,一看就尤为精干!
“秦尚书,明年工部对于修缮道路的预算还没有提上来,不知还要多久?”
秦逵见他到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以往他去户部衙门,户部的几位部堂都是躲着他走,生怕他提银钱,要预算。
现在主动来此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他晃了晃脑袋,三日未睡,他并不想与其纠缠。
若是说错话,那可不好了。
“是杨尚书啊,本官这几日操持工坊诸事,还未来得及去催促。
等明日,明日本官去问一问。”
户部杨靖没有为难他,轻轻点了点头:“那本官明日派人去取。”
派人?
秦逵只觉得浑身汗毛倒竖,若有若无的危机感袭来。
“劳烦杨大人了。”
二人就这么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眼见奉天殿就在眼前,杨靖脸上露出笑容,压低声音开口:
“秦大人,工部是不是有了什么来钱的法门?
若是不介意,能否让户部也掺一脚?
您有所不知,河南布政使司前些日子递来文书,
黄河水流浑浊,水势湍急,上游淤塞,布政使司推测,
黄河可能会在这一两年出现什么事端,面临改道之境。”
听到有关黄河诸事,秦逵脸色凝重到了极点,点了点头:
“此事工部已经派人前去勘探绘测,具体如何还要等一个月后。
不过,对于修缮河堤以及黄河改道后的处置,
工部已经递上了折子,太子殿下也有所批阅。”
杨靖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折子本官也看过了。
仅仅是修缮加高开封、通许、太康、淮阳等堤坝,就需要费银钱一百九十万两,征调民夫两万余。
这黄河年年治,年年坏,年年都要扔下不少银两。”
秦逵同样叹了口气:
“利运道者,莫大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大于黄河。”
“黄河流经河南行省,乃中原粮仓腹地,若是置之不理,那整个朝廷都要揭不开锅。”
杨靖的脸色来回变幻,低头轻语:
“秦大人,黄河是一定要治的。
但最近陛下又掀起北征,将今年的预算通通打乱。
为了打赢此等战事,连带着明年的一些银钱也都了出去。
户部现在着实是无以为继啊,还请秦大人出手相助。”
秦逵有一些震惊地看向杨靖。
户部向工部要银子?滑天下之大稽!
“杨大人,本官没有听错吧?”
杨靖嘴唇微抿,面带为难:
“秦大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只有工部是能直接创造钱财的衙门,其他五部都是要费银钱的衙门。
今日来找秦大人,也是迫不得已,希望能缓解这两年的紧张。”
工部衙门在朝廷中一直被誉为最能钱的衙门,
但同样,也是最能来钱的衙门。
只可惜,权势的大小是能管多少官,而不是能管多少民。
工部衙门工坊遍布天下,但权势最低,在朝堂上就是受气包。
事事无功,事事有责。
秦逵缓缓摇摇头:
“杨大人说笑了,工部现在自己都过得紧紧巴巴,
年底的工钱都不知从何而来,怎么能帮户部渡过难关?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能够帮助户部,本官也会将去年衙门欠的赏银发了。”
杨靖有些尴尬,工部去年的赏银之所以没发。
就是他在做左侍郎的时候,以府库没有余钱为由,推了出去,由工部自行负责。
“秦大人,当时真是形势所迫,
麓川的战事还未结束,户部真的没有余钱。”
秦逵也面露舒缓,憨厚地笑了笑:
“杨大人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户部的困难,工部理解,但工部也同样没有余钱,无法拆借,也还请户部理解。”
坏了。此话一出,秦逵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人还迷糊着呢,乱说什么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