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是肯定不下地的,他就爱拎着洋炮到泡子里去转,能打个鹌鹑什么的,偶尔泡子里过个走兽,当然也不是什么大兽,就是獾子、兔子什么的,打上一只,剥了皮做个帽子,肉就给家里分了吃了。他就爱这个,你让他下地摸土垃坷,那是要他的命。
大哥总是跟他说:“老二,你也下下地吧,整天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么!”
“大哥,那锄头镐我是真不行,不是有大哥呢么。”
“哎,老二你啊!没了我们你咋办?”
“不行的话,我打枪准,要不也当胡子去。”
“你放屁!”
“要不掏点钱,咱们也买个官当行不?”
王显急了,可是老二也是说笑的,又不能太发火。就给他说了句文诌诌的话:“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老百姓有几个钱,挣钱还得走正道,你看贪官有几个有好下场,你看靠偷盗有几个发了家?”说得王才莫名其妙的,也不管是不是懂,就自顾自地走了,该干嘛干嘛。
老二娶的是梨树四平老康家的四闺女,人都说康家四闺女是方圆几十里最惹人稀罕的。虽说是汉族,就好像是有满人血统一样,长得别致,眉毛粗重的,嘴唇红红的,小脸白白的,眼窝微微地陷着,睫毛长长的,小脚纤纤的,搭配上灯笼裆裤,丏襟大衫,走起路来如扭秧歌唱戏一般,好看极了。就是身子骨不太硬实,像是《红楼梦》里描写的黛玉,三天受次风寒,五天腰腿微疼,就是农村说的病秧子。
老爷子是没相中的,这样的媳妇要是过了门,一不能地里干活儿,二不能抱柴火做饭,也可能生孩子都不行。不过王才喜欢,他就稀罕这种扬风摆柳的小细腰。
别人给介绍时,王才一听就稀罕:“我就要她了。”架不住他闹么,过了礼也就娶过来了。过门后的几年里倒安生了一段时间。
为啥这么说呢?王才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虽然家里没有多少钱,就是有多少也不是他挣的。却特别的好色,只要得闲,就往农安县城里跑。县里头南大下坡子大车店里有不少卖笑的,王才每次去都要住上几天再回来,回来就是挨顿揍,挨揍好上一阵子,再去,再挨揍。你如果换个别人家的闺女受得了这个么?不打翻天才怪。
康家闺女嫁过来,名字叫王康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