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说完,便牵着王氏的手,迈步进入了厅堂。
……
另一边,章台宫,丞相府。
此时,李斯正坐在案牍后,奋笔疾书着。
李斯的书法极好,笔画刚劲有力,形体清瘦修长,他已经将王绾遗留下来的那些竹简,看了个七七八八。
李斯结合各地的风俗习惯,对王绾所提到的那些统一文字、度量衡的种种可行措施,加以整理并完善。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李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从头到尾仔细核对了一番,待确认无误后,方才将毛笔放至一旁。
看着竹简上有关统一文字、度量衡的种种可行措施,李斯的脸上闪过一丝自豪之色,垂下眼眸,自顾自地说道:“等右丞相看完,确认没问题后,应该就能向陛下交差了。”
就在这时,李斯收到下属的官吏报告,说是皇帝派来了谒者,李斯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前去迎接。
一名头戴高冠的谒者在几名郎卫的陪同下,进入了丞相府。
在进入丞相府以后,只见谒者看向李斯所在的方向,沉声道。
“陛下口谕,着左丞相李斯,即刻去往章台宫觐见!”
“唯。”
李斯闻言,当即俯下身体,向谒者作了一揖,恭敬应声道。
此刻,丞相府内的诸多官吏看向李斯的眼神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慕羡之意,甚至还有官员生出了改换门庭的想法,想要转投李斯门下。
在丞相府的这些官吏们看来,李斯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当初在廷议上支持郡县制的回报。
自从上次廷议以后,李斯在朝中的地位,就愈发地水涨船高。
李斯不仅取代王绾,成为了大秦新一任的左丞相,而且还简在帝心,深受皇帝器重。
皇帝一大早就召李斯前去章台宫议事,便是最好的证明。
与周遭那些炽热的眼神不同,身为右丞相的隗状,表现的十分平静。
此时的隗状,仍旧专心致志地处理面前的奏疏,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跟他无关一样。
待到谒者离去以后,李斯迈步来到隗状的面前,向其作了一揖,脸上满是歉意:“丞相,陛下突然召见,这里就暂时劳烦您了!”
隗状闻言,停下手头的动作,在用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李斯一番后,点了点头,出言应和道:“嗯。”
在这之后,李斯未作丝毫犹豫,当即迈步走出了丞相府,向着章台宫行进。
虽说章台宫距离丞相府并不远,但章台宫外有九十九级阶梯,对于李斯这样的老人来说甚是吃力,他是在谒者的搀扶下,方才勉强爬上去的。
当他爬上最高一级的阶梯时,整个人已经累得不成样子,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劳烦左丞相在这里稍等片刻,在下进去通报一声。”
“嗯,劳烦了!”
李斯听闻谒者此话,当即强打精神,向谒者作了一揖。
待谒者进入章台宫后,李斯方才将目光收回。
看着眼前恢弘大气,庄重瑰丽的章台宫,李斯的心中却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
“话说陛下突然召我觐见,究竟是所为何事呢?”